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财务分析>运用财务分析选股> 银广夏在业绩方面存在着哪几个方面的风险?

银广夏在业绩方面存在着哪几个方面的风险?

2019-05-17 19:01:37  来源:运用财务分析选股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8分钟的时间

银广夏在业绩方面存在着哪几个方面的风险?

时间:2019-05-17 19:01:37  来源:运用财务分析选股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教训在于轻信

银广夏疯狂造假,其胆量之大,花招之多,令人触目惊心。作为中小投资者,要在有某些部门“配合”,有会计师事务所狼狈为奸的情况下,发现银广夏的造假行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银广夏伪造的供销合同、伪造的出口报关单、虚开的增值税发票、伪造的免税文件和金融票据等,注册会计师不去戳穿,投资者根本没有办法去辨别真假,以此为基础伪造的利润也就难以辨别虚实。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没有任何办法识破其造假行为,而只能听天由命,任其宰割呢?当然不是。不管造假者如何手段高明,如何神通广大,假的毕竟是假的,犹如纸终究包不住火,造假行为终究要在财务报表上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如果投资者具有一定的财务分析基础,尤其是掌握了一定的辨别虑假财务数据的方法,便可以发现银广夏造假的迹象。事实上,对于银广夏的造假行为,最早发现的便是新闻记者,说明银广夏的造假虽然胆大包天,但却是可以提前发现的。就在银广夏最为火暴的时候,也曾有许多人对其高速增长的利润提出过质疑,认为其利润来源不真实。可惜这些理性的声音被淹没在银广夏掀起的泡沫之中,没有引起投资者重视。

一位署名清议的作者在《证券时报》撰文,认为尽管2000年度银广夏的盈利在所有上市公司的排名位居第17位,但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以及现金保障能力的排名分别位居第840位、第900位和第1073位。如此排名所给出的信息是银广夏虽然报告期获利能力较为出色,但潜伏在其他业绩层面的风险是巨大的。与此相对应,对银广夏2000年度的业绩评级是ADCE,即盈利能力评级为出色的A,短期偿债能力评级为较差的D,长期偿债能力评级为中性的C,现金保障能力评级为最差的E。其中的风险揭示意义不言而喻。

银广夏在业绩方面存在着哪几个方面的风险?

这位作者早在银广夏风头正劲的时候,便通过分析其财务报表,发现银广夏在业绩方面存在着8个方面的风险:

(1)营业成本比率异常波动风险。1999年度银广夏营业成本比率(营业成本冷主营业务收入)为57.67%,2000年中期为54.73%,如此变动似乎还是正常的,但到了2000年度,营业成本比率突然降至35.83%,其中下半年只有12.47%,也就是说银广夏2000年下半年仅用了5070万元的营业成本创造了40661万元的主营业务收入。这显然令人难以置信,是违背常理的,当然也是充满风险的。

(2)营业收入现金保障风险。虽然银广夏过去几年主营业务收入突飞猛进,但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主营业务收入却一直很不理想,相应的营业收入现金保障系数在1999年度、2000中期及2000年度分别为73.86%,61.75%和63.66%,统统被评级为最差的E。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家公司的现金收入情况长期不理想,其获利能力的可信度就大打折扣,其中的风险同样是巨大的。

(3)有息负债风险。有息负债是指产生资金成本的负债,所产生的资金成本以财务费用的形式扣减利润。银广夏2000年末有息负债对资本(股东权益)的比率为111.38%,超过了国际公认警戒线(100%)。

(4)新增有息负债风险。与年初相比,银广夏2000年末短期借款增幅高达169%,由3.46亿元陡升至9.32亿元,这必将导致下一个报告期财务费用的进一步上涨,并且在营业收入现金保障系数极低的情况下,未来的有息负债增长风险依然存在。

(5)存货风险。银广夏2000年度存货周转率仅为0.86次,按下半年计算则不足0.13次。存货周转率所揭示的是上市公司实物流动性,作为常识,实物流动差的公司风险较大。

(6)投资收益风险。银广夏2000年对外投资平均占用额为1.35亿元,而投资收益为一2721万元,上年为一423万元。这表明公司的对外投资决策存在较大失误。

(7)附属企业损益风险。银广夏1999-2000年度利润表少数股东损益项下均为负值,说明非全资控股子公司是亏损的,或者虽然某些非全资控股子公司盈利,但其他非全资控股子公司亏损,而且亏损额可以覆盖盈利合计数。这当然要引起投资者重视。

(8)所得税风险。银广夏2000年所得税实际负担率不到1.75%,不要说按33%法定所得税税率衡量,就算按15%优惠税率衡量也存在重大减利风险。考虑到地方政府所得税返还政策到2001年12月31日将终止,如此风险很值得关注。

由此看来,银广夏虽然通过造假造出了诱人的利润指标,但却无法掩盖其本身的业绩风险。如果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严谨的分析,便可以发现其造假的痕迹,发现其隐藏的风险。遗憾的是,由于大多数投资者未进行认真的财务分析,仅仅看到银广夏伪造的几个利润指标较高,便把其当作蓝筹绩优股对待,没有考虑其利润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结果跌入银广夏造假的陷阱之中,成为银广夏造假的牺牲品。从银广夏事件中,我们得出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我们绝对不能单纯以每股收益等利润指标来评判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而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方法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客观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特别要防备上市公司在利润指标上造假。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