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炒股理论>气势理论> 市场中到底有没有主力?深入探讨对证券市场中的主力?

市场中到底有没有主力?深入探讨对证券市场中的主力?

2018-12-22 14:28:22  来源:气势理论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0分钟的时间

市场中到底有没有主力?深入探讨对证券市场中的主力?

时间:2018-12-22 14:28:22  来源:气势理论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证券市场上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庄股思维”,人们认为股票行情之所以能够大幅上升是因为主力拉升的。众多的证券分析师和投资者都喜欢研究主力行为,我发现很多分析师把用主力行为当作分析行情的万能钥匙,似乎可以解释一切不能解释的问题,凡是说不清楚的问题用“主力行为”一解释就“明明白白”了。股评家喜欢讲,股民也喜欢听,于是乎,说者乐其猜,不厌其说,听者乐其闻,津津有味。有意思的是,美国股市发展200多年,没有一本专著是介绍主力庄家的书,反倒是中国股市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历史,跟庄方面的书籍可谓比比皆是,诸如“炒股秘籍”“看盘大法”“筹码分布”“机构操盘手法揭秘”等。

市场中到底有没有主力呢?绝大多数投资者在市场上磨砺一段时间之后,会从心理感受到有一股“神秘”的市场力量的存在,它几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在美国,人们用“他”来描述这股神秘的力量;在中国,人们则是用“庄家”来描述这股神秘的力量。人们认为趋势的产生是“庄家”所为。市场到底有没有能够左右市场的“庄家”(或“他")呢?很多投资家认为,这股“神秘”的市场力量不是一一个有形的实体,而是一股无形力量的总和,是众多投资人心理弱点的总和,是一一种市场心理力量的总和。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当理性的个人为了某种共同利益(或目标)的追逐而集合成一个群体,并进而形成共同的群体心理特征时,个人的理性便不复存在,而表现成群体的非理性集合,市场则表现为群体非理性的狂热。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人性的弱点极容易相互感染、相互安慰、相互传递、相互促进、相互增强,于是利益促使人们追涨杀跌,其合力远远大于简单的算术之和,极易由群体的非理性思维取代个人的理性思维。由于它是非理性思维的集合,当然给人一种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神秘力量的感觉(本段文章摘自波涛的《系统交易方法》。波涛认为,证券市场上没有主力,所谓的主力就是群体非理性的集合。我则认为,证券市场上主力的确是存在的,但主力只是群体心理的一部分。

表6-1是2005年3月的基金重仓持股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机场有108家基金持有,长江电力有106家基金持有,中集集团有59多家基金持有,这说明市场中主力机构的确是存在的。

表6-1基金持仓表

表6-1基金持仓表(续表)

以上数据说明,市场的确存在着主力机构,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主力机构主要由基金公司、机构投资者和QFII所组成。

市场中既然存在着主力机构,我们就有必要去研究它们的行为,研究它们是怎么分析、研究和投资的,研究它们具有什么样的理念和优势。

我曾听过多位基金经理的演讲,发现大同小异。我也曾研究过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方法,看过国际九大基金经理的访谈录,虽然他们的成功方法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大致相同,本质都是一样的一一“业绩增长”。这是不同的基金经理共有的理念。有些股票,上百只基金共同持有它而形成基金扎堆的现象,有时基金持有总量甚至占流通盘的70%以上,这正说明他们非常看好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拥有相同的理念。不同的基金经理所讲的方法大体相同,基本上都是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两者结合的分析评估体系,只不过他们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有的注重成长,有的注重价值。

作为专业的投资者,主力机构的优势是不言自明的。它们具有专业优势、信息优势、调研优势和资金优势,所以它们通常能够取得比普通投资者较好的业绩。如果我们能够跟得上机构投资者的脚步,与“庄”共舞,当然是再好不过了,那么事实上能不能行得通呢?我认为是行不通的。虽然说主力在证券市场上是存在的,但是要深入研究并及时把握主力的动向却是十分困难的。

研究主力行为,一个直接的恶果就是产生“庄股思维”,认为行情的拉升是主力所为,由于有了庄股思维,对于业绩优良且成长性较高的公司,当股价大幅上升时,人们通常不敢买,然而越不敢买则升幅越大,事实证明不敢买的决定是错误的。其实,个股的长期趋势是由公司的经营业绩决定的,与主力机构完全无关。一只股票有没有主力以及哪个主力在里面,对于公司的经营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主力机构并不能改变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不能创造价值,他们只是公司投资价值的发现者,主力机构只不过是起到了主导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实主力机构也不是万能的,否则基金普遍亏损的现象就不会出现了。2001年以来,股市出现多年的漫漫熊市,基金再次出现大面积的亏损,基金亏损就说明了基金管理公司的分析和判断出现错误,跟他们做的结果也必然是亏损。在2005年上半年,150只股票型基金竟然有144只出现了亏损。2008年股市出现了大跌,基金普遍出现了大幅缩水,这说明基金也只是证券市场的参与者。期货市场上,还分多头主力和空头主力,我们跟着哪一方的主力进行操作呢?如“3·27”国债事件,万国证券在国债期货上的做空,导致结果损失惨重,知道并跟随的人都成了陪葬品,按趋势操作的反而大都获利了。

斌先生在《时间的玫瑰》一书中也做出这样的论述:假设市场主力的初始资金是10亿元,每次交易的回报率是1倍,那么第10次就是1万亿元了,这显然与市场的事实并不吻合,其实大资金投资也是遵循小概率规律的。A的用关于主力的问题,其实没有必要去深究,“业绩才是证券市场永恒的主题,高成长性才是推动股票价格大幅上涨的真正动力”。正因为主力机构认真地去研究、分析、发现、挖掘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并且能够长期持有,所以他们的业绩表现较普通的投资者为优。与其整天忙于跟庄研究,不如静下心来研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其个股的运动规律。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