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市名家>管清友> [管清友楼市分析]新基建打通双循环,China Built大有可为

[管清友楼市分析]新基建打通双循环,China Built大有可为

2020-09-09 18:00:56  来源:管清友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61分钟的时间

[管清友楼市分析]新基建打通双循环,China Built大有可为

时间:2020-09-09 18:00:56  来源:管清友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管清友楼市分析]新基建打通双循环,China Built大有可为

日前,经济学家管清友及其创办的如是金融研究院,重磅发布一份题为《新基建,新动能,新征程》的报告。报告梳理了新基建七大产业链中约500家企业的参与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其中10家核心代表企业,包括华为、阿里、腾讯、联想集团、宁德时代、京东方等,10家企业共同构成“China Built”,代表推动新基建落地的企业力量。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管清友表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从‘China Made’向‘China Built’换道超车的秘密武器。每一次基础设施的升维都会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在‘双循环’格局之下,以China Built为代表的新基建,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动新基建落地的企业力量

第一财经:从China Made到China Built,概念升级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管清友:我们想通过China Built这个概念,表达产业赛道的换道或者升维。Made in China人尽皆知,所谓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我们进入到全球体系,这是融入全球化的很好的方式,但总体来说,我们还是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我们探讨过所谓“几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的问题,这属于China Made的概念。

无论从企业层面、政府层面,还是投资层面,大家都希望中国企业能够有一个整体的产业升级和换道。为什么要提出China Built这个概念呢?在新基建领域,我们和国际上的差距很小,在一些领域我们甚至处在国际第一起跑线上。这批企业在新基建赛道上,整体上和国际优秀企业站在同一起点,有些方面还处于略微领先的地位,这对于中国来讲意义挺重大的。

未来十年,是我们换道超车和实现升维竞争非常好的时机。这批和国际优秀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新基建企业,既很幸运,也肩负重任。从Made到Built的转变,是没有硝烟的竞争,对于我们冲破一些卡脖子技术,继续升级我们的产业,提高技术的附加值,正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第一财经:China Built的10家代表企业,有哪些共同特点?

管清友:新基建包含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高铁以及轨道交通七大产业链。我们梳理了新基建七大产业链中主要企业的参与情况,涉及约500家企业。其中上市企业占78%,总市值约26万亿元,2019年总营收约12万亿元,占到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90%的企业专注深耕一个产业链,10%的企业横跨多个产业链。

我们综合营收、利润、研发投入、专利数、技术密集度(新基建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技术多样性(新基建创新技术带来的业务与模式创新)、应用成熟度(新基建创新业务的落地应用方案和典型案例)等因素,全面评估企业经营能力、研发实力、市场潜力、技术优势等,最终筛选出华为、阿里巴巴、腾讯3家综合巨头,联想、京东方、紫光股份3家老牌强者,宁德时代、科大讯飞汇川技术四维图新4家垂直新锐,取10家企业英文名称首字母,共同组成“China Built”,代表推动新基建落地的企业力量。

老牌强者的价值再造

第一财经:在驱动、提升中国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方面,China Built可以从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它们怎样才能成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名片?

管清友:这些公司,有的是上市公司,有的没有上市。华为、阿里、腾讯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和充电桩五大领域都有布局,联想布局了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四个领域。其他企业,除了宁德时代,都是在2~3个领域有所布局。应该说,这10家代表性公司,让中国在这轮产业竞争当中处在第一梯队。可以说,自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很少能在这么多领域同时处于前列,这些企业代表的技术先进性和产业赛道升维,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财经:实力雄厚的综合巨头、赛道升维的老牌强者、快速抢跑的垂直新锐,您认为综合巨头和垂直新锐受到高度关注,那么老牌强者的价值和机会在哪里?它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改变这种尴尬局面?

管清友:综合巨头和垂直新锐之所以备受关注,因为它们本身就在这个赛道上。我唯一需要提醒投资者的就是,不要把它当作短期股票上的概念,这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产业发展的事情。

老牌强者包括联想、京东方、紫光,之所以不受追捧、被低估,是因为大家之前一直把它们当简单的制造业公司、服务公司看待。但事实上,联想在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能教育、智能能源等行业,已经有一系列成熟的解决方案和落地应用案例;紫光已是国内ICT(信息与通信技术)龙头,自主研发的核心网络处理器商用芯片已经量产,高端路由器即将发布;京东方则是全球LCD(液晶显示器)面板龙头,并积极进军芯片行业,从显示器件生产商向智能物联服务商转型。

通过赛道升维,这些老牌强者正焕发新的光彩,我们提出China Built这个概念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将这些昔日的加工制造业公司,当作数字经济公司或者新基建公司来看待。

新基建是打通双循环的重要着力点

第一财经:恒大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新基建、城市群与放开生育是双循环三大抓手,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新基建是数字经济时代畅通双循环的关键。您如何看待新基建在双循环中的作用?

管清友:双循环包括了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关于国内大循环,我总结过五个关键词:统一市场、启动内需、数字基建、产业重构、区域洗牌。

统一市场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将近20年,加入之前,曾经组织很多领导干部和企业家,学WTO金融、法律、贸易知识,包括国内很多法律法规、市场管理、行业管制的很多措施,都要适应WTO规则的要求,那是1.0版本的统一市场。这一轮双循环,我们面临国内市场的再度统一,这是2.0版本的统一市场,我们在法律、市场管理、市场监管,包括社会保障的统一、生产要素流动的顺畅、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一系列问题上,面临新的升级要求。

数字基建,或者说新基建,在我看来,是双循环非常重要的着力点,它能够推动国内大循环,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进一步扩大开放。

所谓产业重构,是对很多产业链条的重新构筑。我们有些产业,确实转移或者外溢到东南亚地区和拉美地区,但现在,我们通过提升运行效率,改善营商环境,让那些原本打算转移到东南亚和拉美的产业链,转移到广西、甘肃、宁夏,让产业链在内部实现梯度转移,通过双循环,把更多产业留在国内。

区域洗牌,意味着新基建的提升,会让很多地区换道超车。其他地区要追赶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是很难的,因为这是同赛道竞争。但换一个赛道和方式,可能对于落后地区是一个机会,甚至能在某些特定领域超越一些发达地区,如今我们看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城市、西南城市,通过新基建的弯道超车,已经成为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所在地。

这些关键词的指向都是很明确的,用一句话总结的话,就是新基建是双循环的题中之义,是打通双循环的重要着力点。

第一财经:数字经济占美国GDP的比重很高,对比中国GDP的数字经济占比,对于我们有哪些启发?

管清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G20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8 年)》显示,美国数字经济总量蝉联首位,数字经济规模高达11.5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56.1%;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第二,达到4.02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29.6%。对比美国的数据,我们发现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当然,这是一个宏观的说法,具体到China Built的10家公司,乃至新基建领域的500多家公司,每一家公司无论在产业延展还是市值提升方面,都大有可为。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