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市名家>巴菲特> 巴菲特教你买基金:巴菲特从没推荐过指数定投!

巴菲特教你买基金:巴菲特从没推荐过指数定投!

2019-04-08 10:25:03  来源:巴菲特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22分钟的时间

巴菲特教你买基金:巴菲特从没推荐过指数定投!

时间:2019-04-08 10:25:03  来源:巴菲特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在中国的网络上,有成千上万关于“指数定投”“基金定投”的文章。这些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它们总是在开篇援引巴菲特的某某名言,声称就连股神巴菲特也极力推崇指数定投。

巴菲特究竟有没有说过推崇指数定投的话?他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巴菲特的原文中,看一看这些鼓吹定投的人是如何曲解巴菲特的。

巴菲特教你买基金

首先,我需要澄清一下这里说的“定投”的定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所说的定投,是指投资者每隔一定时间,固定花上一笔钱,买入某一个指数基金,即定期定额购买特定的指数基金。举例来说,投资者小王将每个月省出的1000元全部购入某支指数基金,无论该基金的净值在什么价位水平。

【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国也有不少网络大V,推崇更加复杂一些的定投,比如基于指数的市盈率/市净率去进行买卖。这种投资方法,也被冠上”定投“的帽子。】

通常,被各种文章引来作为巴菲特支持指数定投的“证据”主要有以下两条。

第一条:“巴菲特曾经讲过,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这句话的出处是巴菲特在1993年写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信。在信中,巴菲特写道:

Another situation requiring wide diversification occurs when an investor who does not understand the economics of specific businesses nevertheless believes it in his interest to be a long-term owner of American industry. That investor should both own a large number of equities and space out his purchases. By periodically investing in an index fund, for example, the know-nothing investor can actually out-perform most investment professionals. Paradoxically, when "dumb" money acknowledges its limitations, it ceases to be dumb.

这段话的完整翻译应该是这样的:

当一位投资者不理解一门具体生意的来龙去脉,但是愿意成为美国经济长期的股东时,他应该谋求大范围的多元分散。那位投资者应该购买很多股票,并且分批买入。举例来说,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通过分期购买一个指数基金,能够战胜职业投资者。当“傻钱”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后,它就不再傻了。

第二条:2008年,一位观众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年会上提了一个问题:

我的名字叫Timothy Ferriss. 我想问你们两个(注:巴菲特和芒格),假设你回到30岁,在银行里有了第一个100万;同时假设你不是职业的投资家,有一份全职工作,你的储蓄够你花上18个月,没有孩子,你会如何投资这100万?

巴菲特的回答如下:

I'll be very simple: I — under the conditions you name, I'd probably have it all in a very low-cost index fund, and it would probably be — you know might be Vanguard — somebody I knew was reliable, somebody where the cost was low....I would feel that that was going to outperform, to a degree, bonds, under current conditions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nd then I'd forget it and go back to work.

翻译如下:

非常简单。在你说的情况下,我会拿这些钱都去买一个低成本指数基金。我会找一个很可靠,成本很低的指数基金,比如先锋。我会觉得,长期而言,股票指数基金会取得比债券更好的投资回报。然后我会忘了这件事,继续回去工作。

巴菲特在1993年写的这段话和2008年说的这段话,被中国无数的定投专家引为金科玉律,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推广他们的定投术。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并思考一下上面这两段话,巴菲特真的推崇我们在中国说的“基金定投”么?

先来看第一条,巴菲特这里讲到的购买指数基金,主要强调的是“多元分散”。如果通篇阅读199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信,你就会发现,结合上下文语境,巴菲特在这里是强调业余投资者:“如果你不懂就不要去选股,别在自己的投资上过度集中,而是应该通过购买指数基金的方式,尽量分散自己的投资风险”。

在紧接着这段话的下面,巴菲特继续写道:

On the other hand, if you are a know-something investor, able to understand business economics and to find five to ten sensibly-priced companies that possess important 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s, conventional diversification makes no sense for you.

翻译如下: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有一定的投资知识,有能力理解公司运作的规律,并且能够找到5到10个长期来看有竞争优势且价格合理的公司,那你就不需要多元分散。

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会在上面这段话的最后写道:“当‘傻钱’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后,它就不再傻了”。这其中的逻辑非常清楚:如果你不是投资行家,不会挑股票,那就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不懂,乖乖买一个指数基金。如果你有投资能力,会选股,那就不需要多元分散,可以选几个股票进行集中投资。

当然,巴菲特同时也用了Space Out(分开)和Periodically(分期)两个词。但是他这里说的分开和分期,和我们国内大多数人宣传的“定投“(即每个月拿出固定的一笔储蓄购买某个基金,或者根据指数的市盈率/市净率估值来决定买卖)可谓完全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巴菲特在这里想要强调的信息是,当你购买一个指数基金时,你需要避免在最糟糕(也就是市场高点)的时候购入指数基金。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2000年或者2007年市场高点购买了美股,那么投资者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会有多大痛苦。因此,为了避免把自己所有的钱在一个高点全部买入,巴菲特建议分开几次购买指数基金。

关于这一点,巴菲特在2013年接受CBS采访时,又做了强调:

They just have to be sure that they don't jump in at exactly the wrong time. So therefore they should put in their money over a period of time. There are periods that are wonderful and periods that are not so good, but overall they will do fine over time.

翻译如下:

他们(指广大投资者)只需要确保不在错误的时间全盘买入。因此,他们应该在一段时间内买入股票。有时候时机比较差,有时候时机比较好,但是总体上来说,平均下来问题不大。

巴菲特谈指数基金投资

很多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投资者完全没有择时的能力,经常在高点买入,低点卖出。因此,如果投资者只购买股票,那么他需要应对的投资风险之一,就是避免自己在股市最高点买入。从这个逻辑出发,提醒投资者分几次买入股票指数基金,这样把自己的购入成本平摊一下,没有任何问题。

当然,为了避免在市场高点买入股票,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多元分散,长期持有一个多资产,多国家的投资组合方法来实现。在本人的历史文章《伍治坚基金定投系列1:为什么基金定投是个坏主意?》中,对这个方法有更加详细的介绍。

如果我们去研究国内宣传的比较多的”定投“策略,就会发现,这些方法和巴菲特的初衷大相径庭。比如有些吹嘘”定投X年涨X倍“的定投专家,提议基于市盈率和市净率去买卖指数基金,这和巴菲特说的购入并长期持有的投资策略,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另外一种被推崇的比较多的定投方法,是不看估值,闭眼睛买入。比如把自己的资金分成50份,不管市场涨跌,每个月固定买1000元。一共买入5万元。也就是说,我们分4年多的时间,把5万元全部投入市场中。

事实上,这种“闭眼睛”买入的投资方法,和巴菲特提倡的“分期“买入股票指数基金,反而更接近。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中国的股市,和美国股市不同。

如果回顾美国过去200年的金融市场历史,股票的回报确实最好,比其他资产(房地产、债券、黄金等)都要好上不少。所以巴菲特推崇买入并长期持有股票,甚至提到自己辞世后,家族信托基金的90%都买入标普500指数基金,有很坚实的实证支持。

但问题在于,这个规律在中国还没有得到体现。从1993年算起,到2016年,以上证综指来算的话,中国的股票回报还不如同期的通胀率,因此其真实的投资回报是负的。中美市场之间的差别,决定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美国的投资规律和方法。

2)在现实情况中,绝大多数指数定投的信徒,都是比较年轻的,投资资金和经验都非常有限的金融小白。我们假设在定投期(比如4~5年)中,股市每况愈下。小白投资者有没有毅力坚持下来?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没钱投资,所以只能每个月省吃俭用凑出钱来投资。但是这部分投资者,也最容易在市场下跌时慌乱。本来就没多少钱。如果投进去以后每天看到的都是绿油油的下跌,那心里就更着急了。而如果他们坚持不下来,在中途割肉退出的话,显然又做了一回市场的”韭菜“,还没有等到市场回涨,就把自己的血汗钱亏在股市里了。

3)假设在定投期的4~5年中,市场上涨。那显然定投的回报,还不如一开始全仓买入。或者市场上下震荡,既不是单边牛市,也不是单边熊市,那么定投的回报,和一开始全仓买入差不多,也不会增加特别的价值。

从数学上来说,定投最多只是一个市场花招,让一些投资小白感觉好像很聪明,但实际没什么投资价值。

举例来说,上面是国内某大型基金公司的一位基金经理跟我推心置腹的交流。但这些道理,只能在互相信任的专业圈里小范围交流,因为毕竟大家都要考虑到保住饭碗。

我在之前的历史文章中提到过,有很多金融机构和网络大V力推基金定投,主要原因在于背后的利益链,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多卖一些基金,多挣一些返佣,或者多卖一些课,但是到底这种方法对于投资者有没有好处,则不是他们所关心的。因此听信这些鼓吹而去定投的投资者,则真正成了”人傻、钱多、速来“的被忽悠对象。

国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经常习惯随意引用名人的只言片语,而不顾原文的完整含义和情境,以致巴菲特在中国都成了投资界的鲁迅,频频为自己没有推崇过的观念“代言”!

比定投更好的方法,是长期多元分散化的投资策略。也就是说投资者需要有一套系统,帮助他在每时每刻都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多资产/多国别资产配置。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