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市名家>叶檀> [叶檀看股市]100万也可能却步? 合格投资者认定 其实也是种风控!

[叶檀看股市]100万也可能却步? 合格投资者认定 其实也是种风控!

2019-09-20 18:15:27  来源:叶檀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1分钟的时间

[叶檀看股市]100万也可能却步? 合格投资者认定 其实也是种风控!

时间:2019-09-20 18:15:27  来源:叶檀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叶檀看股市]100万也可能却步? 合格投资者认定 其实也是种风控!

听说最近有款信托产品蛮安全的,收益率也可观,不少人都动心了。 王大美早就听说信托投资风险低,收益又比一般银行理财高,只是单笔100万的门槛一直是没能达到。 这次,王大美拿着自己和老公的半年奖金,加上之前到期的银行理财,刚好凑够100万,兴冲冲地赶去了发售这款信托产品的券商营业部。 结果令王大美懵了。券商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审核过她的资料后,告诉她,由于所提供的资料不足,无法证明她属于合格投资者,王大美暂时无法购买信托产品。 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买?除了100万,你可能还需要点运气去预约 信托产品的购买,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不仅仅是指起点购买金额,还包括合格投资者认定。 在起点购买金额方面,王大美的理解基本正确,100万是个门槛。但是100万的名额极其有限,一般情况下需要“抢”,“抢得到”的都是幸运者。 在业内,信托产品的购买份额分大额和小额。

小额是指认购单个信托计划的份额在300万元以下,大额则是指单个信托计划的认购者认购份额在300万元及以上。按监管规定,单个集合信托计划的委托人中,认购小额的不得超过50个。

]100万也可能却步? 合格投资者认定 其实也是种风控!

城投类信托出现单个4-5亿的规模是很常见的,小规模的也有2-3亿。此时只有一小半的幸运儿可以抢到了。想想看,即使是仅有2亿规模的小型集合产品,50个小额委托人可能仅消化了5000万的份额,仅占这个信托计划总规模的25%。 还敢想象之前房地产信托盛行的时候,小额的份额有多难抢吗?那时候单个8亿的项目也是司空见惯,此时小额委托人一共只能消化6.25%的信托额度……….如此稀缺的情况下,能抢到小额的,要么是关系过硬,要么就是上天眷顾的幸运儿。

要怎么抢呢?预约。防止大家在购买现场挤破头,信托公司通常在进行产品推介期间,会要求直销部门和代销机构提前把确定打款的委托人信息和拟认购额度上报给信托公司,这就是预约额度。 如果预约成功了,是不是就可以买了?别着急,在这之前,还有件事情要做,就是合格投资者认定。 是不是很麻烦? 一点也不。门槛不是为了限制,而是为了保护。100万之外的条件——合格投资者认定 合格投资者的认定,其实是比较近的事儿,源于2018年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 按《资管新规》的要求,合规投资者需满足哪些条件呢? “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一)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二)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三)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买信托产品,那么在购买之前你要去信托公司或者指定的代销机构做一个合格投资者认定。凭什么认定呢?你要带上这些东西:

银行理财、证券或基金投资账户的证明,余额宝截图——证明你2年以上的投资经历;

已购买且在存续期的各类理财产品合同,各类理财产品的在途资产证明,证券、基金账户余额——证明你的金融资产规模;

收入证明——如果你投资经历满2年了,但是家庭金融资产不满足条件,那么带上你年收入40万以上的收入证明或银行流水。

王大美很想问一句,我已经拿出100万了,我也知道“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信托合同上的风险揭示我也看了,没问题,这不都表示我已经承诺可以承受风险了吗?为什么还要做这个合格投资者认证?看着想要的产品,有钱却不能马上买,真的很不爽! 其实在《资管新规》出台之前,对于信托产品合格投资者的认定,并没有如此严的要求。

当时参照的是2007年施行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而《管理办法》中是规定只要投资一个信托计划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就是合格投资人,比现行的《资管新规》宽松不少。 如果是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王大美就等于不用做合格投资者认定,直接可以买信托了。这100万准备认购信托计划的资金已经拿出来了,可以说是直接满足了第一条和第二条嘛! 而资管新规可好了,直接加了两个限制:第一,投资必须满2年;第二,家庭金融资产得满500万、其中金融净资产得满300万,或者最近三年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

越发严格的认定,越发严密的保护 其实最早的时候,在国内投资信托,不但近乎没有合格投资者认定,投资的门槛也没那么高。 信托公司原本脱胎于银行,尽管没有银行那种遍布各地的网点资源,但是业务模式却和银行的信贷业务高度相似,因此初期从运营到监管几乎都是照搬银行模式。 2001年信托行业兴起之初,行业内缺乏全面的监管,此时仅要求信托公司的单个信托计划接受委托人的资金信托合同不得超过200份,每份合同金额不得低于人民币5万元,这基本就是变相的银行理财产品。 2007年划时代的变化就是新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实施。我们上文中提过,《管理办法》规定,只要投资一个信托计划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就是合格投资人。

这个时期,监管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为了避免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提升信托投资者的门槛,这样相对于银行,信托公司的业务倾向就转为了只做高净值客户的业务。这也就是为什么会产生“300万以下的小额只有50个“的规定,这样更有利于从投资能力上区分信托计划的委托人与银行的理财客户。 《管理办法》的规定一直持续了十一年,直到《资管新规》的出台,更进一步提升了合格投资者的门槛。而究其原因,还是和信托公司的业务模式有关。 咱们国内的信托,还是以融资工具的属性为主,具体的业务模式为信托公司为需要融资的项目设计产品,通过增信措施确定还款来源。此时设置100万门槛,目的在于提升信托行业整体客户群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如何界定?其实严格来说,很难,投资经历、经验都难以作为证明;而为了量化标准,从单个产品的投资规模来把控是最为合适的。 拿100万出来投资的人,那么大概率是另有超过100万的资产来维持家庭日常生活的开支;而拿100万出来仅投资一只高端产品的投资者,这个高端产品占其投资总额20%的测算也是合乎情理的,所以就有了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的规定。 至于连续三年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这个更易于理解,能有这种薪资收入的人群,又有2年以上的投资经验,那么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多数是有了明确的预期;这样的投资群体,是具备承受风险损失的心态与能力的。 所以说,合格投资者认定,其实是信托行业层面的风控。这个道理,王大美现在明白了;亲爱的檀香,看完这篇文章,你明白了吗?

关键字: 证券券商信托公司
来源:叶檀 编辑:零点财经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