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炒股知识>高胜算交易策略> 供给侧改革,把爱撒向千万股民

供给侧改革,把爱撒向千万股民

2019-07-25 15:44:55  来源:高胜算交易策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41分钟的时间

供给侧改革,把爱撒向千万股民

时间:2019-07-25 15:44:55  来源:高胜算交易策略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供给侧改革,把爱撒向千万股民

目前中国已经有超过2亿个股票账户,其实这是将沪深两市加在一起计算的。由于每个股民在开户时差不多是要两个市场一起开户的,因此中国股民的实际人数大致在1亿人左右。即便按粗略的“一赚二平七亏”来估算,股市里常年处于被套或因割肉而出现实际亏损的股民人数应该不少于7000万人,已经超过了法国的总人口数。赚,需明明白白;亏,要清清楚楚。可绝大多数股民始终搞不懂为啥自己在股市里就赔了呢?(很多人每次都是大赚之后紧接着大亏,始终跳不出这个怪圈。)抛开任何投资理念和技术分析不谈,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大家怕是给遗漏了:知道股市是个什么地方吗?中国股市已有20多年了,它的根本职能(即立市初衷)究竟是什么?还有,股市里的很多真相,都搞懂了没有?

1.剖析股市生态圈—普通股民,你的猎物在哪里?

“站得高,看得远”,这话没错,然而高瞻远瞩、布局谋篇是管理层的事,普通股民想在市场里活下去,得多往细处看才行。毕竟我们的双脚是要踩在地上的,然而就是在地面上都会有那么多的“诱饵”“陷阱”和“套索”。

笔者现在就要动用几台“显微镜”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股市,然后通过渐进式的逻辑推导,帮大家把股市看个通通透透,最后向大家揭示在股市里的求生之路到底该怎么走。

(1)钱和股票之间的流转

有这么一家人,兄弟哥儿四个。每人手里本来的资金分别是10万元、11万元、12万元、13万元,总共有46万块钱。假设这些钱都是现金,买房、买车、旅游、吃饭……总之,他们四个人可以拿这些钱去消费,爱怎么花就怎么花。老大进入社会早,最先接触了股市。于是他在股票A的价格为10元时买进了1万股,这时一家人的总资产是:市值为10万元的股票,加上36万元现金(11+12+13=36),不增不减。

图5-31

图5-31供给侧改革,把爱撒向千万股民

过了些日子,当股价涨到11元时,大哥把股票卖了,而老二坐不住了,他接了大哥的盘。于是老大手里的现金变成了11万元,获得了1万元的盈利。股价继续往上走,老三以每股12元的价格又买走了二哥手中的1万股股票。这次轮到二哥赚了1万元。大哥、二哥都挺开心的。由于不是在最低价买的股票,老三天天祈祷股价千万别跌,还好如他所愿,股价一路向上涨到了13元,老三卖掉股票后也有了1万元的浮盈。这时四弟急了,他不顾一切地在股价涨到13元时用手里的全部现金接走了三哥的1万股筹码。

钱和股票就这么不停地在兄弟四人之间流转着。最后,四弟的钱没了,可1万股股票全落在他手里了。见图5-32。

图5-32

图5-32供给侧改革,把爱撒向千万股民

此时,这哥儿四个的总资产如何了呢?总资产已经涨到49万元了—大哥哥、三哥手里的现金共36万元(11+12+13=36),另有四弟市值13万元的股票。前面三位兄长是赚钱了,这钱其实是从老二、老三、老四兜里流出并分别流进了他们各自前一个哥哥的兜儿里的。注意啦,大家千万要把账算清楚,一点都不能含糊—大哥最先买进股票之后,兄弟四人的资产结构是市值10万的股票+36万现金;而等到四弟满仓持有股票之后,兄弟四人的资产结构是市值13万的股票+36万元的现金—市场里现金量根本就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变动的是哪一块?只是股票的市值。

所以,股市上涨、股票市值增加,对实体经济是不可能有半点拉动作用的!反而是股市越涨,实体经济就可能越惨—因为某个人本来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消费(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钱尤其是那些“大钱”,到了最后竟然都让他以“高消费”的方式花在股票上了!

那么如果股市上涨,究竟是谁发财了?答案是那些买在起涨点然后及时脱手、落袋的股民才赚到了真金白银。以本例来说,当然是大哥、二哥、三哥都赚钱了。笔者再说一遍,在任何一个不赔钱的价位卖股票,都是对的!现在信了吧?而对于后来追高进场的股民来说,他们的“财富”只在纸上,且时间会很短。当然了,在四弟满仓股票之后,只要股价不跌,他也有赚钱的可能。至于手中这个已经开始烫手的山芋最后传到谁手里,谁也不知道。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钱和股票始终都在市场里击鼓传花般流转着,只是传到投资者手里之后它还会不会涨,这个可就真的不好说了。同时,笔者也不知游戏结束时(即股价涨不动,开始破位下跌),手里现金和股票的比例各占多少?显而易见,只要股价不跌,就没有“财富蒸发”这回事,并且人人感觉自己都是“股神”。所谓的“财富蒸发”,其实是指因为股价下跌而导致股票市值缩水(哪怕只是暂时的)。因此在股价下跌中,市场里空仓而只持有现金的投资者,才会毫发无损。反之,当股价上涨甚至几年才能一遇的牛市一旦来临时,一定要尽量多持股少持币。

(2)股价涨与跌的机理

只股票的股价涨跌,到底由什么决定呢?下面笔者作简要阐述。

每个股民能在显示器上看到盘口的十档价格及其对应的实际挂单手数。这十档价格分别是买盘的【买一】到【买五】,和卖盘的【卖一】到【卖五】。【买一】和【卖一】最为接近,一般只相差一分钱,比如【买一】是10.00元,对应的【卖就是10.01元,这时的股价在10.00元和10.01元之间波动。股价如何才能涨上去呢?不是靠谁预测,而是完全靠进场资金推动—如果此时买方的资金充足,以10.01元的价格把【卖一】位置所有的股票都买走并还有富余,那【卖一】就变成10.02元。由于此时还有人想以10.01元的价格买股票,资金在这个价位堆积,所以【买一】提高到10.01元,而之前的10.00元被往后排变为【买二】。这时,股价在10.01元和10.02元之间波动,这就是股价上涨的真实过程。股价之所以能上涨,说透了,就是很多钱争着以高价买股票。简言之,钱多加追涨。同理,只有当那些对上证指数变动有影响的权重股集体上涨,即大资金在权重股中抢筹,才能带动上证指数的上涨,呈现牛市景象。

这个内容搞懂了,那股价的下跌就很好理解了。假如【买一】价位的资金少,买不完比它仅仅高一分钱的【卖一】价位的所有股票,那么【卖一】就会永远压在那里。而那些本来挂在【卖一】(10.01元)、【卖二】(10.02元)想卖股票的人,看到【买一】价位的挂单数量少,便很可能主动地把自己之前的卖价降低到10.00元、甚至9.99元,以便即刻脱手。看懂了吧——股价下跌对应的不是资金进场,而是资金的主动退场。下跌是怎么引发的?只需持股的人用主动降价的方式来插队就搞定了,极端的情况便是跌停——买盘中见不到1手挂单,而在跌停价上等着卖股票的人已排起了长队。

在熊市中,出于对未来指数和股价仍将继续下跌的判断,会有很多卖家宁愿通过牺牲一些利润甚至不惜以高买低卖遭受实际亏损的举动来换回现金。对于这种投资者,他们的财富就这样被蒸发掉的。

下面通过实例对盘口情况做介绍,如图5-33所示。

图5-33

图5-33供给侧改革,把爱撒向千万股民

这是新和成(002001)2016年2月26日周五收盘前的盘口情况。【买一】和【卖一】是多空双方交锋的最前沿,股价变动一定从这里开始。该股前一个交易日收于17.58元,2月26日当天的涨停价应该在19.33元。然而在盘口上我们看得再清楚不过了,截至收盘时,五档买盘的总量加起来才811手,而上方【卖二】和【卖】的价位有超过1.2万手的卖盘在压着呢。挂单数差距如此之大,股价怎么可能再继续上涨呢?因此当天股价只能收在19.28元,离19.33元的涨停价咫尺之遥个股股价在日内涨与跌由进场抢筹资金的多少而决定。如果买盘资金大于卖盘资金,股价就涨。钱往市场里进,抢着买股票,股价能不涨吗?

然而,我们需要担心的是,进入市场里的资金可能一刻不停、无穷无尽吗?绝对不可能。IPO暂停时,还会有定向增发和配股。解禁期一过,这些超级卖盘就会插队卖股票,从二级市场不断吸金。因此股市实际永远是下跌易、上涨难的。由于没有充足的、能够承接抛售的增量资金,因此反映出来的就是牛短熊长、涨少跌多。当大家不计成本地插队卖股票时,杀伤力最大的当属大股东,因为他们手里原始股的成本是每股1块钱,如果该股曾经有送配的话,那些原始股的实际成本就只有几毛钱甚至更低。

这里我再多说一句,一只股票每天的开盘价也是由场内的大资金决定的。9点分时,经过10分钟的集合竞价后,哪个价位上买量和卖量加在一起的数量最大,那个价位就是这只股票当天的开盘价。因此毫不夸张地说,谁手里的现金足够多,同时在二级市场所持有的某只股票的数量也足够多,他就可以让该股以跌停价开盘或以涨停价开盘。

所以,在无法说清楚未来(某一天)场内资金变动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预测股价的涨跌。

(3)股市的各级市场构造

图5-34是股票各级市场结构图,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位置,以及股票和资金在整个市场里流转的过程。请先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体会自己的处境。

综合图5-31、图5-32、图5-33、图5-34,笔者作几点由浅入深、渐进式的简要阐述:

①图5-34中的A类普通股民是最幸运的人,打新中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让他们获得无风险的高额回报,只可惜一个签只有500股或1000股。新股挂牌交易后,一般会出现几个甚至十几个涨停板,这足以让申购中签的股民赚到几万元的快钱。其实资本市场里拼的就是概率,打新股也一样。只是像打新股中签这种概率极低极低的事,中签只是因为运气好罢了。靠运气赚的钱不具备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因此不值得花时间去研究了。

图5-34

图5-34供给侧改革,把爱撒向千万股民

有一点很有意思:如果在中签并缴款给上市公司之后一直持股不卖,则A类股民就是名副其实的上市公司股东,严格地说,只有这种散户拥有该上市公司的分红权—他们的钱直接为上市公司所用;而在股票从二级市场里转手出去的那一刻,A类股民所做的动作可就跟抛售原始股的大股东一样一圈了B类股民的钱。在股票脱手之后,A类股民立刻回归图中最右侧C类股民的行列,因为他们再买股票就只能从二级市场里买了。

②图中的B类股民,是第一时间接走来自大股东、战略投资者或者是中签股民抛向二级市场筹码的人,有人戏称其为“接盘侠”。在接盘的一瞬间,“接盘侠”立马穿上了一件“马甲”—上市公司股东。但是注意,他们接盘所用的资金,那些从储蓄移过来的钱,分别流进了大股东、战略投资者和A类股民个人的腰包,而不是进入了上市公司!大家一定听说过有句术语,叫“申购资金超募”,这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企业经营根本用不了那么多钱—其实早在企业实施IPO之前,仅凭大股东的出资(或资产注入)、战略投资者的出资和中签股民的缴款就已经提供了绝大部分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在上市公司原始股股权向二级市场抛售的那一刻开始,一场绚丽无比的财富转移大戏终于揭幕了,而这只是散户供养大股东和战略投资者们的序曲,公司上市后接二连三的定向增发、增资扩股则是其后续曲目。股票挂牌交易开始后,第一时间接盘的B类股民在让大股东和战略投资者成为千万、亿万富翁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身份变得尴尬,他们既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又是不折不扣的“电商”。

大家要立刻为刚刚买进的股票找下家了。

③表中最右边一栏里的C类股民人数最为众多,“炒股票”的就是他们,他们是活跃分子,是中国股市最积极的参与者。然而实际上,C类股民买股票的钱根本就没有流入上市公司,而是流进了上述B类股民的腰包。刚刚说了,只要B类股民再买股票,就只能从C类股民手中买了,从此也就和C类股民不再分彼此了。于是最后你会发现,二级市场里无论股票与股票间的流转,还是资金与资金间的流转,其实就只有“C2C”这一种模式了(即从C类股民到C类股民)。B类股民连同C类股民汇集成了浩浩荡荡的中国股民大军,大家相互厮杀,而大家手里筹码的涨与跌,B类和C类股民永远都是自己说了不算的。

④为什么中国股市涨少跌多、牛短熊长?其实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中国股市的立市初衷,本来就是为国企脱困、减亏而特别设立的一个融资市场,这个定位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变。

如果从市场层面上看,股价的涨跌、牛熊的转换其实一直都围绕着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市场的资金流入量。IPO与二级市场,此消彼长,永远对立,如图5-35所示。这个死结过去二十多年里一直也没有解开过,所以涨跌无非就是看IPO和增发从市场往外抽血与场外资金对二级市场的输血,这两方的速度和力度谁更快、谁更猛而已。由于市场的核心职能摆在那儿呢,因此,IPO的抽血每每在短暂间歇之后,一定会重启并逐渐发展,直到市场真的承接不起了、新股上市便跌破发行价。只有在这时,IPO才会极不情愿地一次又一次宣告暂停,好让市场得以体养生息段时间。而每一波(或每一年度)IPO与增发的尺度大小是否合适,本来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便可得出相关数值。其原理很简单啊,在一段时期内,二级市场必须要有持续进场的后续资金来吸收、消化掉这一波(或这一年度)IPO与增发的抛压。也就是说,在三哥、四哥后面,还要有五哥、六哥……直至N哥用手里的真金白银不停地来接盘—这就是我们常常念叨的“增量资金”。

谈到IPO对市场的抽血量,仅就中小板创业板而言,一只最开始IPO时只有三五亿流通市值的股票,经过几年的增发、配售,其流通市值很可能在5-10年间轻轻松松地膨胀到50亿-100亿元。无论是IPO之初的三五亿,还是后来的50亿100亿,这些都需要用真金白银来承接的。“十三五”“十四五”这10年,中国股市新增3000家甚至更多的上市公司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现在全中国的上市公司才2900多家,平均每个省还不到100家,这与GDP居世界第二位的经济体实在是不相配。况且,中国的确有很多好企业需要融资以实现技术升级或市场拓展。就未来10年新增的IPO来说,如果最后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流动市值达到50亿元,那新增的3000家总共就是15万亿元的市值,这无疑会严重考验增量资金的承接力和承接意愿。同时我们别忘了,场内原有的2900多家股票的流通市值已经高达40万亿元了,它们股价的上涨也是要靠动用储蓄来“接济”的。

能劝大股东主动在IPO和增发时少圈点儿钱吗?与虎谋皮。请换个位置思考,如果你是大股东,让你IPO或增发时少圈点儿钱,你干吗?所以只能依靠行政的力量。如果能用行政手段控制每家IPO企业的规模,则对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毕竟如果企业上市后发展真的不错,定向增发、配售的机会一定会层出不穷——战略投资者和股民不会越来越傻、只会越来越精,他们会满怀期待,心甘情愿地捧着银子,支持那些故事讲得漂亮同时产品或服务做得更漂亮的上市公司。

图5-35

图5-35供给侧改革,把爱撒向千万股民

⑤对于上亿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中国股民来说,用证券投资界专用的术语讲其实大家都只是“交易者”。一名交易者得有自知之明,最好别真把自己当什么“股东”—真正的股东应该是奔着股息、分红利去的,而这个对一般股民来说,真没有。

简单的常识是,构成企业生产要素的、能带来后续创富可能的,是真正投入到企业中、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真金白银,而不是所谓的“股东”身份。因此,既然在二级市场里,以C类股民为代表的、人数众多的群体,他们的钱其实根本就没有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和扩大再生产之中,上市公司根本就没有义务支付股息或分红给C类股民。

A类、B类股民在没有向二级市场抛售股票之前,股东的身份不容置疑,理应从上市公司享受更多的权利,但这也要服从大股东制定的公司章程和相关规定。另外,股东身份里好多东西是虚的,没用。比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小股东可以查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但多少人会查?还有,小股东不可能参与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也不可能对负责企业日常运营的高管进行人事任免—那都是股东会下面董事会的事,而小股东又不可能进入董事会(以及监事会)。

有量变才有质变。在二级市场里,散户不过仅仅短期持有上市公司几百股、几千股、几万股、顶多几十万股的股票,如果把这种持股归于“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无异于天方夜谭。

当今后再听到、提到“股市”这两个字的时候,股民们一定要先反应过来那是个什么地方—那是上市公司原始股股东和战略投资者(比如参与定向增发的公募基金)玩股权交易的地方,尽管股权交易的利润巨大,但这种暴利其实跟你我无关以C类股民为代表的散户虽然有“股东”身份,但大家参与的其实是二级市场里的风险投资和价格投机,你我的盈利只能来自于经IPO高倍溢价后、股价由低到高上涨时所提供的正向价差。

从大股东到战略投资者,再到新股中签的A类股民,然后是B类股民(即“接盘侠”),最后到C类股民,股市里的财富效应递减,赚钱难度上升、风险加大。正如配合上述几幅图笔者所做的解释,中国股市已经在20多年里,畸形而飞速地制造着一个个暴富神话和你根本就不曾意识到的风险转移。

既然已经身处股市丛林中了,自己要靠什么生存下去呢?

2.助你在股市丛林里杀出一条路的“倚天剑”已经出鞘了!

笔者相信,在上一节中为各位读者和股民所做的风险教育,已经把该讲的事实都讲到了。投资者将何去何从?勇敢面对,还是选择离开?如果不甘心、如果就是要争那么一口气,憋着劲把失去的东西都拿回来,那就对了!其实,即便在大股东借IPO、定向增发、配股而大快朵颐之后,股市的门一直都是开着的,里面永远都会为普通散户奉上一道道美味佳肴。如何发现并享用这些珍馐,那就要看各位自己的本事了!

中国在世界上最厉害的一个强项,恐怕要算应试教育和学历教育了。把基础打牢,这个思路是不错的。只是可能时间隔得太久远了,有一条极其重要的算术法则大伙都忘了。这就是我们小学低年级时学过的—乘法法则。AXB=运算结果

乘法的运算法则是:A、B任何一项均不能为零,否则运算结果就是零。

这跟炒股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啊,在笔者看来,关系非常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谁没听过?笔者给大家的可是“渔”,是打鱼的方法,这当然比直接给鱼更靠谱。“渔”又可以比作剑客的剑法,然而,耍一套杀敌的剑法,投资者手中总得有把剑啊!

剑X精妙剑法=绝顶武功

股市是个什么地方,想必笔者也解释清楚了—进场的模式可以是固定的、是死”的(即静态的),而行情却是“活”的(即动态的)。股民赔钱,不是因为看的书太少,也不是因为持有的投资理念不对,更不是因为了解的技术分析方法不够全面。之所以赔钱,就是因为——“该买的位置没买×该卖的位置没卖!”这两者可是相乘的关系。

买卖点(即买入信号和卖出信号)在哪里?当然不在任何一本书里,而是在每时每刻变化的盘面中—如果投资者手里没有剑,也就是没有交易系统或是少了交易系统层面的必要支持,笔者怎么教剑法?投资者自己又怎能看到哪里是买点,哪里是卖点?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当你阅读这本书时,我们已经就此结了善缘。笔者已经传授了一套剑法给读者:帅氏交易系统里“周级买卖参考”的基本使用方法。

3.股市的私人定制服务真的来了

股民为什么会屡屡赔钱?因为他们没有“向导”!如果每次都是“该买的位置没买、该卖的位置没卖”,那么即便50年、100年之后,“一赚二平七亏”的盈亏格局依然不会改变,甚至亏损的散户只会更多。因此,两条正确的思路破茧而出:思路想在股市里赚钱,必须解决买点和卖点究竟在哪里的问题。思路二,凡是自己找不到买卖点的,请去借力一谁能提供股票的买卖点,直接拿来用就对了。

其实自从20世纪末互联网时代开启以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像订飞机票、火车票,订旅店、医院挂号等很多事情,我们已经能够足不出户就将其办妥。而如果想出门却又不知道目的地的准确位置、不熟悉交通路线,那地图搜索和车载导航就能派上大用场。别的方面笔者不敢说,但“互联网十搜索”能解决实际问题,这点毋庸置疑。因此笔者常常在思考:既然连普通消费方面都存在大量的搜索需求,难道1亿中国股民对股市资讯方面的需求依然还停留在按F10(说明:按F10可以查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这个层次上吗?

在交易层面,也就是在涉及买进与卖出这个层面,股民的需求一定更强烈才对。比如,有谁不想知道下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呢:“哪些股票已经拥有了较大的上涨概率,适合买进?”“哪些股票属于刚刚启动,买进后可继续持有?”“哪些股票昨天收盘时已经破位,今天必须卖出了?”我们今天之所以要千方百计去拉动内需并大力倡导“万众创新”,就是因为供给侧问题之严重,已经犹如将要爆发的火山了。一方面,是有些严重背离市场经济原则的政策限制老是横在那儿,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维护中小股民的利益”在监管层那里总是口号而不能落地;另一方面,行情的确是变动的、是“活”的,假如没有像帅氏交易系统这样的科技突破,直接在盘中把买点提示和卖点提示显示出来当然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而股民想知道上述那几个问题的答案自然是没地方找、没地方查。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很多事情都已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不仅如此,我们还得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如借鉴先进的创富方式。中国的资本市场本来就是多层级的,因此形式多种多样的现代金融服务业将使得一部分中国股民获得他们想要的资讯和服务。而说到服务,最贴心的服务是什么—当然是私人定制!

(1)私人定制套餐A

帮投资者诊断手中的股票该怎么处理:买、卖或继续持有。很多股民需要解决的一个急迫问题是:“我手中现有的这几只股票该怎么办?”

先谈一下笔者如何看待分散持股: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集中持股和分散持股都是可取的,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集中持股—基于“小资金要博”的理念;分散持股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这两种思路对立吗?其实并不对立,而是硬币的两面。

股民早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同时买几只股票。“不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是一种典型的防御策略,没有错。

私人定制套餐A是说,对于自己手里已经持有的股票各自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股民可以直接向我们咨询。我们把截图发给咨询者,供其参考。每只股票一定都有对应的提示信号,同时我们还会附上简短的点评。例如,假如日K线图中当天这根K线的上方或下方并没有信号,而在昨天的那根K线上方已出现了卖出信号,则点评中将明确建议咨询者卖出股票,以规避股价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2)私人定制套餐B提供发出买入信号的股票。

除了帮股民诊断大家手头已有的股票之外,我们还将向投资者发布信息,告诉他们“哪些股票已发出了买入信号”。

对于“今天市场中到底有哪些股票发出了买入信号?”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方式貌似是由我们通过远程安装的方式,把交易系统直接装到投资者自已的电脑里,然后带有买卖提示的几千只股票就可以尽收眼底,好像这样就能一劳永逸了,然而经过实践的检验,我们却发现这一步迈得太大了—即便是上一节介绍的“周级买卖参考”,投资者要想做到熟练掌握,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在本书中出镜率最高的“日级买卖参考”,它所对应的战法更多。日级别信号的出现会比读者想象的要频繁,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专注盯盘。仅此一点,做得到吗?此外,家里的网络状况如何、交易用的电脑状况怎样,这些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最为要命的是,投资者的赌性大不大?会做资金管理吗?是否依然每次进场都要满仓去博?此外,笔者还必须关心: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强大?如此等等。所有这一切对笔者来说都是风险,怎么规避?

因此,向股民提供“已发出买入信号股票”的最有效方法,依然是私人定制这就是套餐B。

私人定制套餐B是说,投资者直接告诉我们需要几只发出买入信号的个股就行了。我们把发出买入信号个股的K线图截图发给投资者,帮助其把刚刚处于起涨状态的股票纳入囊中。

我们这边每次提供三只发出买入信号的股票(股票A、股票B、股票C),并且负责在投资者指定的时间期限内对这三只股票进行跟踪。一旦三只中的某只股票(比如股票A)今天发出了卖出信号(此时股票B、股票C一定是继续在上涨中呢不用管它们),好,我们马上在系统中搜寻,然后提供另外一只恰在今天发出买入信号的股票(比如股票D)补上去。一句话,什么都可以私人定制—投资者想在多长期限内让我们提供这种服务,希望每次让我们提供几只股票(例如3只、6只、9只……以此类推),这完全取决于自己。

能帮助有需求的投资者实现“买在起涨点、卖在暴跌前”,那绝对是两全其美事——而这也恰恰是笔者不断努力的目标。笔者希望通过套餐A+套餐B的组合,严丝合缝地解决始终困扰股民的终极问题—如何做到“在该买的位置买、在该卖的位置卖”。当然,这种创新和尝试肯定需要磨合和完善。在此,笔者衷心希望接受这种服务的投资者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的股市高度散户化,绝大多数散户注定了是要赔钱的。但这个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得到改善的—这就靠加大机构投资者在市场里的份额。这两年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原先不合理的制度限制被取消了,行业主管部门转而对机构投资者的成立、入市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短短两年,有近3万家私募基金公司成立,其中开始发行自己产品的已经接近了半数。很多理财工作室也破茧而出,为众多求职者扩宽了就业渠道,并引发了大众对智力型人才的高度关注可以说,这两年资产管理行业的爆发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做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注解和表率!只可惜大家赶的“天时”不太好,2015~2016年发生了极其罕见的“股灾”,到本书截稿时,上证指数还在3100点左右徘徊,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依然在年线下方艰难地寻底。然而,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恰恰在此时该干些什么:“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可千万别“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一句话—要放手让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入市。

正如笔者在本书开篇就提到的,中国的证券投资业已经迎来了商机无限的3.0时代——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变了,政策的倾向变了,市场环境变了,投资者的需求也变了,因此原有的行业内部生态环境也不得不跟着变。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整个投资界在交易理念、交易技术以及盈利方式上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顺势而为、适者生存”,没有人会比我们这些整天沉浮在涨跌之间的人更能理解这八个字的含义了!揭开这崭新一页的,就是技术革命。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