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市名家>巴菲特> 巴菲特给年轻人的建议:五小时定律,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习惯

巴菲特给年轻人的建议:五小时定律,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习惯

2019-03-22 10:41:36  来源:巴菲特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28分钟的时间

巴菲特给年轻人的建议:五小时定律,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习惯

时间:2019-03-22 10:41:36  来源:巴菲特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我还记得,第一次听说沃伦·巴菲特把 80% 的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的时候有多么惊讶。

而且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他都是这样做的。

更让我的惊讶的是,他的商业伙伴透露出来的每周日程安排:

你可以时不时看一下他的日程表,就会发现他还有专门的理发时间。

星期二,理发日

这就是他创造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业记录之一的原因。他有很多时间思考。

巴菲特给年轻人的建议

“这怎么可能?!”我有点不敢相信。

“为什么一家有数十万员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会有这么多空闲时间,而我的日程却排得满满的呢?”

“这位有史以来最聪明的投资者,会有那种‘我不能’的情况吗?”我想知道。

在看了几乎每一次巴菲特的专访,阅读了他给股东写的每一封年度信件和多本传记,并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我的生活中之后,我想我终于明白了巴菲特为什么、以及如何采用这个时间表。

读完这篇文章,你将会得到一套清晰的操作方式,来采用5小时法则(每周至少有5个小时的刻意学习时间),并更加接近巴菲特的学习方式,让刻意学习成为你的首要竞争优势,并从本质上获得学习回报。

但是,让我们先来看看巴菲特对知识工作的看法。这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想的都不一样。“知识是有力量的。它控制着机会的获得和自己的进步。”——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

简而言之,研究巴菲特让我意识到两件事

首先,在知识经济中,学习和思考是你在职业生涯中能做出的最好的长期投资。学习和思考决定了我们的决定。然后,决定我们决定的结果。

其次,巴菲特的日程表预示着,一类新的知识工作者(尤其是投资者、企业家、设计师、开发者、教练、顾问、思想领袖等)需要认识到,学习和思考不仅仅是做就完了,而是他们长期成功的关键。

让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2009年,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写了一篇标志性的文章,名为《Maker’s Schedule, Manager’s Schedule》。格雷厄姆是YCombinator的创始人,这家公司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启动加速器,是AirBnb、Dropbox、Stripe和Reddit的支持者。在这篇文章中,他阐述了知识经济中两种日程表的区别:

经理的日程表(Manager’s Schedule):经理的日程表是给老板的。它体现在传统的日常会议中,每天都被分割为一个个小时。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为一项任务安排几个小时,但是在日常的情况下,你每一小时做的事情都会不同。

制造者的日程表(Maker’s Schedule):还有另一种安排时间的方式,这在制造东西的人群中很常见,比如程序员和作家。他们通常喜欢以至少半天的时间为单位。你不能以一小时为单位编写好一个程序。一小时不过是刚刚开始。

巴菲特则是第三种,一种学习者安排时间的方式。

简而言之,学习者的日程优化了对协调和输出的洞察力。经理的日程主要是关于协调的,制造者的日程主要是关于产出的,而学习者的日程主要是关于洞察力的。

这种区别看着简单,但非常深刻。

当我们为了获取洞察力而设计我们的生活时,我们的日程安排将会完全不同:

我们会利用好空闲时间,而不是让自己陷入忙碌。尽管管理者必须时刻保持着注意力,这样他们才能对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但是学习者创造了大量空闲时间,来超越噪音并获得观察问题的视角。

我们工作的环境会带来更多的创造力。正如我在《为什么成功人士每周花10个小时在“复合时间”上》中所写的,历史上许多最伟大的见解都是在小睡或散步时产生的,不一定是在办公大楼的小隔间里。

我们在学习、实验和思考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因为它们是洞察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学习是通过人、信息和经验来获得多样化、稀有和有价值的知识积木。思考就是将这些积木组合成稀有而有价值的组合。实验就是要看看这些组合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

我们衡量成功的标准是我们洞察力的质量,而不是我们完成待办事项的速度。换句话说,我们衡量成功的标准从效率转向有效性。

01学习者生活方式的第一个区别

“我们现在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学习是跟上变化的终生过程。最紧迫的任务是教会人们如何学习。”——彼得·德鲁克

为了将学习者的生活方式放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让我们后退一步,想想在21世纪做一名知识工作者意味着什么。

在这方面,没有人比彼得·德鲁克做得更好,他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

德鲁克强调了知识工作者生产力的重要性:

“管理在20世纪最重要、也是真正独特的贡献是:制造业体力劳动者的生产力提高了50倍。在21世纪,管理层需要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同样是提高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

这就引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为知识工作者,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生产力?”

如果你阅读了最新的《productivity porn》,就会知道,生产力的关键是采用最新的应用程序、黑客或习惯。

德鲁克在更深层次上回答了关于生产力的问题,他的回答帮助我们思考从长远来看什么才能真正让我们有生产力。

以下是德鲁克提出的影响知识工作者生产力的六个因素:

1、优先级。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要求我们问这样一个问题:“任务是什么?”

2、自我管理。着要求我们将提高生产力的责任强加给自己,必须要进行自我管理。

3、创新。持续创新必须成为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的一部分。

4、学习。知识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但知识工作者也同样需要不断地去教学。

5、质量。知识工人的生产力不只是产量的问题。质量同样重要。

6、目的。知识型员工被视为“资产”,而不是“成本”。“这要求知识工作者应该优先于为组织工作。

德鲁克关于影响知识工作者生产力因素之所以特别有趣,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几乎所有的因素都与影响手工劳动者生产力的因素完全相反。 其次,现在许多知识工作者仍然把他们的职业生涯组织得更像体力劳动者,几乎只关注效率、努力工作和高产出。

创造价值

随着你在职业生涯中向更高层次的知识工作迈进,这个过程成为创造价值的最终途径。

德鲁克分析了质量和数量的区别:

在大多数知识工作中,质量并不是最低限度,而是一种约束。 质量是产出的本质。

在判断老师的表现时,我们不问他或她班级里能有多少学生。 我们问有多少学生学到了什么——这是一个质量问题。

在评价一个医学实验室的性能时,问它可以通过它的机器进行多少测试的问题,与有多少测试结果与是否有效和可靠相比,是次要的。

因此,知识工作的生产率必须首先着眼于获得质量,这不是要求最低质量,而是最佳质量。只有到那时,人们才会问:“工作量是多少?”

工作中质量优于数量的简单差异改变了游戏规则。

数量:更努力地利用现有流程来减少错误。

质量:定义什么是质量,然后创建一个最大化质量的过程。

我们在沃伦·巴菲特的职业生涯中看到了这种区别。巴菲特的天才之处在于他把学习放在优先地位,这样他就能有更高质量的洞察力。

在巴菲特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每年只进行少量投资。巴菲特在描述他的方法时说:

“投资的诀窍就是在那里,看着球一个接一个抛过来,等待球到你最拿手的高度。如果人们大喊,“挥棒啊,你这个笨蛋!”,直接忽略它们。

令人惊讶的是,巴菲特已经有多年没有投资了。你能想象如果你是一名专业投资者,多年来每天醒来不投资会有多困难吗?

巴菲特理解、并实际贯彻了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巴菲特和学习者的生活方式将时间转化为价值,这与典型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后者借鉴了常规的体力劳动的文化。

以下是21世纪的知识工作流水线:

21世纪的知识工作流水线

巴菲特并不是唯一一个围绕洞察力重新制定日程的人。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我分享了很多关于企业家和领导者的故事,他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有时间进行深思熟虑的学习。包括:

亿万富翁企业家马克·库班(每天3个多小时)

亿万富翁企业家阿瑟·布兰克(每天2个小时以上)

亿万富翁投资者大卫·鲁宾斯坦(每周6本书)

亿万富翁企业家丹·吉尔伯特(每天1-2小时)

埃隆·马斯克(他年轻时每天2本书)

马克·扎克伯格(每两周一本书)

杰夫·贝佐斯(他13岁时读过数百部科幻小说)

以及迪士尼首席执行官鲍勃·艾格(每天早上4 : 30起床)

学习者生活方式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是,我们正处于一个独特的历史时刻,这种生活方式的回报正在增加。

有一个著名的关于顾问的寓言完美地说明了这一点。

02学习者生活方式的崛起

曾经有一个发电厂因为机械故障而关闭。你可以想象,这是一场灾难。

几天来,员工们竭尽全力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没有人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在绝望中,工厂经理找了一个顾问。

不久之后,顾问满怀信心地走进工厂,花了几个小时非常有意识地四处走动,以了解每一个组件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他又花了几个小时问工厂经理和员工一系列问题。

最后,他回到他之前检查过的一个地方,按下了一个按钮。

令人惊讶的是,机器开始运转。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天啊!”经理惊叫道。“你做到了。我该给你多少钱?”

“10万美元,”顾问自信地回答。

“什么?!10万美元。你只是按了一个按钮!你怎么解释这一点?”

顾问掏出一支铅笔,从口袋里掏出纸。

接下来,他写下了以下内容:按下按钮: 1美元知道该按哪个按钮: 99999美元这个寓言体现了洞察力的核心。在某些情况下,有洞察力可以提供1000倍的杠杆。

我们生活在一个独特的时代:洞察力是解决越来越多问题的关键,洞察力带来的好处正在增加。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全球化、数字化、科技化和复杂的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说,现在是采用学习者生活方式的最佳时机:

全球化为我们的洞察力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想象一下,如果同样价值10万美元的洞察力能够帮助全世界1000家其他发电厂(客户)。这会有效地将这一洞察力的价值提高一千倍。更大的市场意味着值得花更多的时间提前获得洞察力。

数字化意味着我们可以自由的扩展我们的洞察力。数字化使我们能够自我扩展,这样我们就可以为其他1000家发电厂提供服务,而不必单独前往每家发电厂。我们可以通过在线教育来做到这一点。随着产品类别通过3D打印变得越来越数字化,来自洞察力的影响力将会变得更高。

哈佛教授尤查·本科勒(Yochai Benkler)在他的著作《网络财富》中抓住了这一转变的意义:“消除了对有效信息生产的物理限制,使人类创造力和信息经济学本身成为新网络信息经济的核心结构事实。”

技术正在成倍地提高我们的体力工作效率,我们现在可以在短得多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换句话说,一个想法和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它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正因为如此,“一个人打造价值百万美元的企业”越来越多,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每个雇员带来的平均收入比之前要高很多。

复杂的问题需要更深层次的跨学科学习。个人、企业和社会面临的最复杂的问题本质上是跨学科问题。花更多时间在不同领域学习的人会有一个优势,他们能有独特的见解来解决这些问题。

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将洞察力转化为价值。比如:使用科学方法创造新知识,在某一领域创造新的范例或方法,分享你现有的知识,为公司工作,创办公司,或者利用你的知识来训练人工智能算法。

世界变化得越来越快。随着环境变化越来越快,呆在同一个地方需要越来越多的适应。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红皇后假说。学习、思考、实验和洞察力是我们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

我们正处于一个技术变革的时代。这种技术变革正在导致文化变革,特别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从而增加了洞察力的回报。努力工作对成功至关重要。但是收益正在向洞察力倾斜。

这让我想到了下一点:学习者的生活方式非常适合我们现在社会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许多专业人士已经摆脱了更传统的工作生活方式:

一生都在一家公司工作

每周工作70多个小时,同时将健康、学习、家庭和朋友置于职业成功之后在工作中保持专业的姿态(同时让自己留在门口)你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去设计自己生活方式:

设计自己生活方式

虽然所有这些都不一样,但它们也有很多共同点。人们不想仅仅为了赚到勉强够养活自己和家人的钱,被强迫去做下面的事情:

做他们不想做的工作

当他们不想工作的时候去工作

和他们不想在一起的人在一起

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工作

巴菲特的贡献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学习者的生活方式。这类工作特别适合那些:

终身学习者

深爱学习的人

享受虚拟工作的人

欣赏灵活性的人

长期的思考者

想要因为影响而获得报酬,而不是付出时间换区报酬的人

我唯一的遗憾是,我之前没有接触到这种生活和职业道路,因为我非常适合这种生活和职业道路。


来源:巴菲特 编辑:零点财经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