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经济学术语>通货紧缩> 美国发生通缩中国怎么应对?当前中国是在输出通缩还是被通缩?

美国发生通缩中国怎么应对?当前中国是在输出通缩还是被通缩?

2018-09-24 19:08:06  来源:通货紧缩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3分钟的时间

美国发生通缩中国怎么应对?当前中国是在输出通缩还是被通缩?

时间:2018-09-24 19:08:06  来源:通货紧缩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8月11日,道琼斯指数收盘大跌2.5%。同日,美元指数却出现惊人的大幅上涨,成为“两年来表现最好的一天”,这是为何?

这说明,资本正在从股市转移到美元,其背景是:美国出现通缩预期。

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通缩意味着商品价格的下跌,预示着“消费回落、利润下跌、生产萎缩、失业增加——消费再回落、利润再下跌、生产再萎缩、失业再增加……”这样的恶性循环。所以,现在美国投资人抛售股票情理之中。问题是,美元为什么会因此而升值?

从市场角度说,通缩的预期会使投资者大量抛弃股票而购买相对安全的债券。那买什么债券?美国国债。因为,美联储已经承诺,他们将以到期的债券的逆回购收益,再度投入美国国债。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动作,其一放出基础货币稳定市场流动性;其二鼓励市场对美国国债的信心。所以,当美联储做出继续购买国债的承诺之后,大量资金流入美国国债市场,美国国债价格大涨。这也是美元骤然升值的根本原因。

美国借通缩预期得到了渴望已久的流动性,那么对于中国来说,美国通缩又意味着什么?如果美国通缩引发全球性通缩,那最倒霉的将是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因为中国如果也发生通缩,那中国企业就会大量倒闭,失业人群会给中国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威胁。

现在的局势,真得很麻烦。美国一手拉高农产品价格,给中国造成通胀假象,引导中国货币走势利于美国;一手在国内制造通缩,减少消费,压制中国的工业品生产,迫使中国中小企业大量倒闭,增大中国银行业坏账风险。

中国怎么办?

第一,加快制定新型战略性产业的优惠政策,同时维系汇率的稳定,吸引实业投资资本留在中国,不增加国内企业出口压力。

第二,当美国国债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大量抛售美国国债,换回美元现金,趁资源类商品价格低廉,大量购买资源企业股权。

第三,采用“反货币主义手段”,必要时微幅加息,吸引资本。

第四,禁止食品出口,全部转向内销,用增加供给的手段,抑制食品价格上涨过快。

第五,商品价格暴跌后,可能又会迅速暴涨。中国必须对此有先见之明。

其实,中国最好的应对方略是“你打你的阵地战、我打我的游击战”,你有实力,我有灵活。目前,中国必须坚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主题。

当前中国是在输出通缩还是被通缩?

当前我国非但没有向全球输出通缩,反而在“被通缩”。但持续的结构性通缩和经济下行压力,也给了市场通缩预期以强力的支撑。而改变通缩预期的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着力支持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动社会生产力走向中高端。只要全球对中国经济有信心,就会对人民币有信心,那我国就有足够的实力扭转结构性通缩局面。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5年一系列经济数据后,有一种舆论称去年我国经济通缩状态恶化,而人民币跌至五年低点,意味着我国正在向全球输出通缩。这个问题牵涉全球对我国经济的合理预期,必须认真探讨,不能含糊。

一般而言,通缩往往是指经济衰退时期的货币表现,在经济运行中所呈现出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甚至负增长、货币供给量(M2)的连续下降及经济全面衰退三个基本特征。反映物价变化的指标,最为常见的不外乎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PPI、CPI。近期我国的BPI不断下滑。1月11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为668点,较周期内最高点1019点下降了34.45%,较去年12月29日最低点667点上涨了0.15%。环比下降的商品共20种,集中在有色和橡塑,而跌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硫黄、铜和镍。去年12月,PPI同比下降5.9%,全年PPI同比下降5.2%。去年12月CPI同比上涨1.6%,全年全国CPI同比上涨1.4%。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9.23万亿,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年末高1.1个百分点。再看经济运行情况,去年四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8%,全年GDP同比增长6.9%。尽管一年来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但总体而言,2015年国民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新兴动力进一步积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同时,2015年12月制造业PMI为49.7%,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4.4%,继续上升。数据的这些特点呈现出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双回暖,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消费品制造业稳定增长。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推进,企业采购意愿也有所增强。这显示出进入新年后,无论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正呈现稳健增长格局。可见,当前我国只有结构性通缩,并不存在全面通缩。

不仅如此,当前我国非但没有在向全球输出通缩,反而在“被通缩”。所谓“被通缩”是指外国利用大宗商品价格、汇价、减税等手段来降低商品价格,然后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方式输入本国,从而引至本国物价下跌以致收缩,以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这也是通缩的国际传递效应在我国的具体体现。仔细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是导致我国“被通缩”的主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都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周期与大宗商品价格形成负相关关系。美元强势周期启动,美元升值效应将通过“进口-购进价格-PPI-CPI”的渠道影响价格总水平,从而可能加剧未来一段时间的通缩压力。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领域持续面临着一定的通缩压力。截至去年12月,工业品价格同比连续46个月下降,并降幅呈现不断扩大之势。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尽管有传统领域产能过剩的因素,但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2015年纽交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年初为每桶50美元上下,到2016年年初,价格接近每桶30美元。美国商品调查局大宗商品CRB价格指数2015年跌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水平。2015年,我国铁矿砂、煤、成品油、铜等大宗商品进口平均价格也纷纷下跌,同比跌幅分别为39%、21.8%、38.3%、17.1%。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一些大宗商品进口量的增速也有所放缓。2015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增长8.8%,铁矿砂进口量增长2.2%,煤、铜、钢材进口量则分别下降29.9%、0.3%和11.4%,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初步估算,目前PPI降幅中约三分之一是由进口价格下跌所致。由此可见,中国没有输出通缩,而是“被通缩”。

弄清楚了上述问题,当下首当其冲的重任就是要改变市场的通缩预期。

我国虽然并不存在全面通缩,但持续的结构性通缩和经济下行压力,也给了市场通缩预期以强力的支撑。所以,得设法改变这样的通缩预期。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着力支持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走向中高端水平。经济走好了,国际国内市场的通缩预期自然会改变。

美国发生通缩中国怎么应对?当前中国是在输出通缩还是被通缩?

而且,鉴于目前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25%以上,将来中国经济的稳中有好,也能为推动解决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缩发挥重要作用,自然也能改变“被通缩”的局面。其次,在货币政策方面能更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各种工具组合,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探索建立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继续运用抵押补充贷款、中期借贷便利、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还要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金融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再次,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今年年初,人民币汇率经历多空激战。为稳定人民币汇率,管理层频频出手,强化对资本流出的监管,协力支持人民币汇率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不过,笔者认为,这些监管措施只能治标,治本之道还是要通过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来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以强势的人民币策略来应对强势的美元策略,深度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只要全球对中国经济有信心,就会对人民币有信心,那我国就有足够的实力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扭转结构性通缩局面,引领全球走向经济真正复苏与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