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经济学术语>支付清算体系> 支付新时代、新宏观金融形势下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有什么策略?

支付新时代、新宏观金融形势下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有什么策略?

2018-09-22 12:20:14  来源:支付清算体系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28分钟的时间

支付新时代、新宏观金融形势下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有什么策略?

时间:2018-09-22 12:20:14  来源:支付清算体系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金融改革趋势下,中国支付清银行卡跨行转接清算系统是国内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中国银联作为建设者和运营者,始终致力于为经济的平稳运行与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推动转接清算系统的持续优化,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支付新时代、新宏观金融形势下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有什么策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支付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支付产业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银行牵头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对产业的指导和监管力度,促进产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完善监管制度,防范市场风险。在市场准入方面,近年来人民银行逐步建立并完善对支付机构的准入制度,配套出台了《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在风险防范方面,不断加大市场管控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文件。例如,人民银行等14部委联合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支付机构开展跨行支付业务必须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进行,逐步取缔支付机构与银行直接连接处理业务的模式,加强备付金管理,对推动支付市场规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政策扶持,呵护产业成长。2016年,人民银行等14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银行卡清算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增强我国银行卡清算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鼓励银行卡清算机构“走出去”,围绕品牌、网络、产品、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升银行卡清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相关政策文件的发布有力推动了银行卡清算机构的业务发展,促进了国内支付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引导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创新。在产业升级方面,人民银行大力倡导和推动磁条卡向金融IC卡的迁移工作,金融IC卡占银行卡总量的比例从2011年不足0.1%上升到2017年超过50%。在业务创新方面,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银行卡市场发卡端和受理端的业务创新。2016年,印发了《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对银行Ⅱ、Ⅲ类账户的开立及使用作出了详尽规定,有利于支付产业加快业务创新步伐。各项产业政策和监管制度的出台,对支付产业快速、规范、健康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发卡方面,截至2017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预计达到约66.4亿张,约是2011年末的2.3倍;受理方面,截至2017年末,我国境内受理商户超过2660万户,约是2011年末的8.4倍;交易规模方面,2017年全国银行卡交易预计约为1500亿笔、金额约760万亿元,约是2011年的4.7倍和2.4倍;2017年全年银行卡渗透率约为49%。目前,银行卡已经成为国内最主要的非现金零售支付工具。

持续推动自身支付基础设施创新发展

近年来,中国银联通过加快战略转型、加强品牌建设、优化清算系统、全面推进国际化、促进业务创新,为我国支付产业高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银联网络跨行交易笔数预计达到290亿笔、交易金额预计达到94万亿元,分别约为2011年的2.8倍、5.9倍。目前,银联转接清算系统已成为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联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业务规则、转接系统已在境外实现推广落地,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银联发卡量和交易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银联”品牌已经成为国际主要银行卡品牌。

适应新形势,加快战略转型。银联当前面临的形势出现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国内银行卡转接清算市场进一步开放,市场参与主体日趋多元化,银联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另一方面,支付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支付模式创新快速演进、支付应用创新向纵深发展,支付产业业态正在发生显著变革,银联面临来自创新模式的冲击。新形势下,中国银联及时调整战略定位,将自身发展战略定位调整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并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愿景——成为高效安全的转接清算服务的提供者、行业规则标准的制定者和推广者、新业务新产品的创新者和引领者、支付产业各方利益的协调者、中国支付产业国际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持续优化银行卡清算规则和标准体系。经过多年的持续优化,目前银联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具备可扩展性的业务规则体系,覆盖了银行卡卡片发行、跨行交易处理以及转接清算整个过程,有效地平衡和协调着商业银行、支付机构、行业商户与持卡人等各方在支付产业中的利益关系。与此同时,银联还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以及相关的检测与认证体系,确保各项标准的落地执行。

加强移动、线上和跨境产品创新。面对支付产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多样化的支付需求,银联不断完善产品体系,研发创新产品,形成了传统卡产品体系和移动产品体系两大门类。传统卡产品方面,银联通过加强研发和创新力度,已经构建了覆盖借记卡、信用卡、预付卡,磁条卡、芯片卡,普卡、高端卡等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卡产品体系。移动产品方面,在复用芯片卡受理的基础上拓展了NFC移动支付,并适应用户的支付习惯变化发展了二维码支付。2017年12月11日中国银联携手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各方共同发布“云闪付”统一APP,统一接口标准、统一用户标识、统一用户体验,集线上线下全产业、全生态支付工具于一体,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形成全新的开放平台和特色鲜明的统一服务体系。

不断优化银联支付清算系统。一是形成体系化、多中心化、功能完善、性能突出、足以支撑全球业务发展的支付基础设施架构布局。银联成立后,在原金卡中心的基础上筹建了银联转接清算系统,在上海建设了信息中心,随后银联在北京增设了备份系统,与上海信息中心互为备份、双活运营。同时,为满足国际业务的发展需要,银联还先后在深圳和香港布局了境外收单平台和境外个性化平台的主备系统,两套系统双活互备,并可以通过多设备多线路接入银联上海、北京数据中心。2012~2017年,银联向各成员机构推广双中心多点接入模式,完成了1300多家成员机构的系统接入改造。二是持续优化升级系统功能,提升系统性能,完善运营机制。2011年11月,银联第二代跨行交易系统正式建成,投产至今核心系统从未出现业务中断,系统交易容量、交易成功率、转接清算系统处理效率、峰值处理能力等指标得到明显提升。2017年,银联系统总体系统可用性超过99.99%,处于行业世界领先水平。此外,中国银联一直努力打造更为安全可靠的交易处理系统,持续开展系统安全相关升级和检查工作,银联跨行转接清算系统已被公安部认定为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要求的等保四级信息系统,是国内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等级最高的系统之一。三是积极探索并推动支付清算系统向云端化发展。云计算是企业信息系统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2011年以国家云计算示范工程项目为契机,银联启动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云计算平台建设。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银联私有云及其基础配套体系主体部分的建设。2013年以来,银联主要的支付系统如全渠道系统、无卡路由系统、无卡通道系统、个性化对账平台等多个系统均在云平台上线,云资源管理平台不断优化,云运营平台成功上线,具备了拓扑展现、应用备份等大规模云计算运营所需的功能。

持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银联高度重视银联网络的风险防控工作,目前已建有交易欺诈侦测系统、收单风险监控系统、互联网和移动支付风险实时监控系统、反洗钱系统等一系列风控系统,通过风险数据、风险模型、风险系统的有机组合,实现对业务风险的及时发现和防控。此外,银联还设计实现了涵盖发卡欺诈、收单风险、移动互联网创新业务、清算风险、反洗钱5大类300余个风控模型,在对伪卡、非面对面欺诈、失窃卡、商户合谋、套现、移机等欺诈行为的监控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011~2017年,国内银行卡欺诈率保持在2BP上下,持续处于全球低位水平。同时,银联遵照国家信息安全要求,参照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于2012年建立了覆盖生产、办公、研发等环境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目前,银联已经连续5年通过了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的安全体系认证。

加快银联网络向国际延伸,推动自身支付标准、技术、系统在境外落地。截至目前,银联卡全球受理网络已延伸到162个国家和地区,覆盖近4800万家商户。与此同时,中国银联不断加大支付领域技术标准、业务规则、转接系统的研发力度,在国际化应用与推广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是协助部分国家建设安全稳定、高容量的银行卡转接清算系统,推动银联芯片卡标准成为多个国家转接网络受理、发卡业务的技术标准。一方面,银联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银行卡支付技术、支付标准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国家间支付、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12~2017年,银联相继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家达成合作,将银联芯片卡标准作为商业银行受理、发卡业务的技术标准。另一方面,银联还在积极协助部分国家建设本国支付清算系统,为其提供技术援助。2015年11月,中国银联联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老挝中央银行为老挝建设了银行卡支付系统,并实现6家主要商业银行接入,技术成功率接近100%。2016年2月,银联国际与泰国最大的四家商业银行以银联技术标准建设的泰国本地转接网络TPN(Thai Payment Network)正式上线。二是与境外机构合作在本地发行银联卡,满足当地人群支付需求。目前,境外42个国家和地区已累计发行超过8600万张银联卡。在“一带一路”沿线,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等国家已累计发行银联卡超过2500万张。三是积极参与支付行业国际标准、规则的创新与合作。2013年,银联加入国际芯片卡及支付技术标准组织——EMVCo,积极参与推进了EMV标准的共同开发与实施,在国际标准层面发出中国声音。2017年,银联成功推动EMVCo正式面向全球发布《EMVCo 用户出示二维码模式技术规范1.0版》,为二维码支付的全球推广与应用打造了一套各参与方权责明晰、交易风险合理分散、具有全球实施可行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填补了全球二维码支付技术规范的空白。

协调产业各方,构建支付生态。生态体系内各参与方是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创新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银联充分发挥卡组织作用,不断吸纳新的机构加入到支付生态体系中来。一是全面深化与商业银行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不断丰富“规则联合制定、业务联合推广、市场联合拓展、秩序联合规范、风险联合防范”的发展机制内涵,完善新形势下合作内容,共同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取得了各方的认可。二是与非银行支付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非银行支付机构主要从事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和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业务。中国银联不断加强与非银行支付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丰富合作内容,扩大合作规模。截至目前,中国银联累计发展境内118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加入银联网络,上送银联网络的交易量快速增长,已占银联处理POS交易总量的六成。三是积极汇聚支付产业链上下游各类机构加入银联支付生态,并建立银联认证体系。为确保银联卡产品联网通用,保障安全和服务质量,银联陆续开展了覆盖卡片、芯片、POS终端、手机、软件、MIS(商户信息系统)、支付处理系统等各方面的企业和产品认证工作,形成了完善的认证体系。目前,经银联认证的机构已达170多家。通过该认证体系,银联与支付产业链上下游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不断扩大银联支付生态圈。截至目前,加入银联网络的境内外机构合计达到1912家,其中境外成员机构557家,境内成员机构1355家。经过逾15年的发展,银联作为卡组织通过各类合作机构已将 10亿持卡人、4800万商户凝聚在一起,构建了良性发展的支付生态体系。

引领新时代支付产业创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这些要求为银联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工作重点。

一是加快全球网络建设。中国银联将加快拓展国际发卡和受理网络,不断提升银联品牌国际影响力。同时,继续参与和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紧随国家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境外发卡与业务本地化发展,推动我国的支付标准、技术、系统向其他国家延伸。

二是不断升级支付清算系统。利用新兴技术,加速转接清算系统的优化升级,集中资源重点做好转接清算系统扩容等方面的工作,以满足不断涌现的商业和金融业态对支付业务的需求。同时,加快云计算平台建设,实现重点项目与产品应用系统的云平台部署。

三是持续优化风险防控体系。做好风险业务规则体系建设,加大与行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产业相关机构的联防、联控力度,切实降低支付清算基础设施运转风险,确保支付产业安全可控发展。

四是推进新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顺应支付技术革新发展的新潮流,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与落地。未来,银联将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与电子商务、公共事业、金融业务等领域的合作伙伴探索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形成大数据资源池,加快实现大数据在风控、认证、评级、营销等领域的应用,推动自身战略转型。

五是推动支付便民惠民。未来,支付场景将进一步实现拓展,交通、教育、医疗、政务等民生领域电子支付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移动APP端联网通用将进一步得到完善, “云闪付”统一APP将集聚业界丰富的应用场景资源,提供更为优越的用户体验,更有效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邮政金融体制改革

邮政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在“自营+代理”的经营模式下,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取得快速发展,经营效益也得到显著提升。当前,国内外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脱媒趋势逐步显现,利率市场化步伐加速,金融监管愈加严格,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邮政代理金融业务,促进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快速健康发展,成为新宏观金融形势下邮政代理金融面临的重大课题。

1、积极转变经营理念,推进网点经营转型

用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规律的经营管理理念指导邮政代理金融的发展:经营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立足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更要着眼于长期效益的提升;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区域特色,逐步构建网点分层分类体系,建设精品网点、标准网点和普通网点;要借鉴先进经验,着力推进网点经营模式(销售流程)转型,先试点再推广,激发网点经营活力,提升网点价值。网点建设或改造要首先明确经营定位,再规范建设标准,达到“布局结构优化、功能分区合理、服务环境舒适、形象规范统一、安防设施达标”。加强配备大堂经理和理财经理,强化网点各岗位营销协同,将客户分配到不同的柜台和服务终端,努力实现“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客户分层”,散小差客户向电子渠道分流,中高端客户向专属服务区分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以开展“建设四进工程”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对中高端客户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网点从交易服务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

2、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拓展业务规模

2.1 逐步调整业务结构,实现均衡发展

继续巩固发展储蓄存款核心业务,坚持结构调整和规模发展并举,按照业务发展季节规律,紧抓首尾两季,强化旺季营销,不断扩大储蓄存款规模,增加活期储蓄占比,增加企业效益。着力推进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理财业务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转变的重要手段,是邮政代理金融未来发展的收入增长点,通过加快理财业务发展,促进业务结构调整,提高非利差收入比重,实现各项业务均衡发展,增强代理金融抗风险能力。

2.2 优化收入结构,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拓宽非储蓄收入渠道,推进收入结构由储蓄收入主导型向多元化转变;积极开发各级财政、社保、烟草、公用事业等资金归集类网络型客户,推进支付结算和银行卡等传统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借助保险和基金公司力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员工销售技巧的培训,注重提高实战能力,与保险和基金公司联合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营销活动,进一步拓展代理保险、理财业务的收入来源,逐步提高收入占比。

2.3 改善客户结构,提高优质客户占比

根据客户业务量、业务复杂程度和贡献率大小,对客户实行分类管理、差异化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 为未来发展培育稳定、高成长性的基础客户群。

3、大力发展农村市场,巩固提高城市市场

在农村地区,要密切结合自身在农村的网点、客户、信誉和联通全国的网络优势,早谋划、早布局,成为农村市场的领先者,围绕服务“三农”,积极挖掘价值客户,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支局长和客户经理的作用,对农村“六大户”(打工户、种植户、养殖户、经商户、求学户、运输户)、“五类人群”(村干部、教师、医生、兽医、电工)、沿街门市进行走访。积极宣传邮政储蓄业务,搜集客户资料,注重农产品特色市场的开发,积极做好代收农收款项目。继续做好“新农保”、助农取款、代发财政惠农资金等金融服务,持续满足“三农”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城市对代理金融来说是利润的重要来源,但相对而言优势不足。因此,在城市地区,要做好市场追随者,立足城市社区,服务社区居民,深度挖掘中高端客户,着力开发大中专院校学生群体,做精做细。要以理财类业务为突破口,适应城市客户资金量大、活期余额多、理财需求旺盛的特点,通过理财类业务的营销,开发稳定储蓄大客户,扩大活期余额规模。同时,注意城市网点布局、加强网点建设、打造精品网点。

4、量质并重,加大电子银行业务发展

目前邮政代理金融从业人员整体短缺,不能适应业务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电子银行在降本增效、缓解人员紧张、减轻网点柜面压力、提高客户黏性和依存度、提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今后邮政代理金融实现业绩增长的新动力。因此,邮政代理金融在经营转型中要注重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合理使用价格策略,通过适度让利引导客户从高成本的营业网点向低成本的电子银行转化;量质并重发展,不仅注重客户规模发展,更要注重客户激活率和活跃度的提升;加大电子银行业务的绩效考核,制定各项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员工发展积极性,推进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创新营销宣传手段,增强内外部客户体验,扩大邮政储蓄电子银行的品牌效应;认真做好客户准入的培训、指导、回访等各环节工作,着力推进个人网银和手机银行客户规模扩大以及质量提升。

5、信守合规经营理念,严控各种风险

逐步建立健全邮政代理金融的稽核检查队伍,明确职责和权利,认真对待各级邮政储蓄分行提出的整改意见,相互配合并及时做好隐患问题的整改。认真遵守监管要求,强化制度落实和岗位履职,培养“内控优先,合规先行”的理念,真正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注重储蓄、理财产品和代理保险业务的合规发展,避免高息揽存和变相加息,正确宣传销售保险和理财产品,不误导客户,不虚夸收益,重点做好邮政金融资金的安全防控工作,增加基础安防设施投入,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减少或杜绝各类案件发生,确保金融资金安全;加强舆情监测,防范声誉风险,妥善处置媒体报道和重大事件。

关键字: 趋势农产品
来源:支付清算体系 编辑:零点财经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