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市名家>任泽平>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解读327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扩大内需 启动“新”一轮基建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解读327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扩大内需 启动“新”一轮基建

2020-03-29 21:05:30  来源:任泽平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2分钟的时间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解读327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扩大内需 启动“新”一轮基建

时间:2020-03-29 21:05:30  来源:任泽平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任泽平

1、3月2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会议强调:“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有效扩大内需,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动态优化完善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现在一季度GDP增速为-6%左右,二季度国内疫情有效控制和生产生活快速恢复,但受全球疫情大流行和欧美经济深度衰退影响,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可能是降幅收窄的低增长或负增长。

327政治局会议是重要转折点。从1-2月以控制疫情为主,2-3月兼顾控制疫情和恢复生产,再到3月下旬以来政策重心转变,即在兼顾控制疫情和恢复生产的基础上,有效扩大内需,弥补外需不足,对冲疫情影响,帮助企业和民众渡过难关。

三驾马车中,未来出口受全球疫情和欧美经济衰退的影响最大,居民消费对聚集性活动可能还会心有余悸一段时间,因此投资成为最重要的对冲手段。投资的三大组成中,制造业投资很大程度上跟出口有关,房地产投资以稳为主,因此基建投资成为最重要的对冲手段。

概括来讲,327政治局会议对近期市场上要不要扩大内需、要不要启动“新”一轮基建的争论,给出了明确的政策定调和信号,那就是扩大内需,启动“新”一轮基建。

2、会议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要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紧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

会议明确提出“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包括扩大投资、扩大消费、稳定出口等。未来扩大内需的政策组合和发力点,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配合。

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三大工具,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符合我们前期报告《新基建、减税,钱从哪来?赤字率该破3就破3——2020年财政政策建议》。

任泽平<a href='/caijunyi/290233.html'>股市</a>最新相关消息:解读327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扩大内需 启动“新”一轮基建

预计赤字率从2019年的2.8%提高到2020年的3.5%,为财政政策腾出空间,明确功能财政。

增发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将主要用于基建和减税。预计地方专项债将增加1万亿至3万亿,按照政策要求专项债主要投向基建类项目。

这次提出发行特别国债值得关注,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风暴和国内大洪水,连续4年推出1000亿特别国债用于基建投资扩大内需。预计这次基建投资更像98年温和模式,而不是08年强刺激模式,既解决问题,又把握好度。

3、3月26日韩正副总理在北京出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做好稳投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会议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做好稳投资工作。

韩正强调,要积极有序推动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复工,组织工作专班,精准施策,打通用工、运输、原材料供应等堵点,加快恢复正常建设进度。要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安排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优先配套和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各地要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提早谋划,不断充实项目储备库。要以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强化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畅通审批绿色通道。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明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新基建短期有助于扩大有效需求,长期有助于增加有效供给,贡献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是当前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我们在2月下旬以来提出《是该启动“新”一轮基建了》《做好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准备》《中国新基建研究报告》,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并被经济形势走势所验证。

如果你做正确的事,运气就会在你这边。危机,没有准备是危,有准备是机。不要放过任何一次危机。

4、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疏通传导机制,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预计未来货币政策继续保持适度宽松、但不大水漫灌,主要是配合财政政策稳增长。

相对美国无上限QE和2万亿美元大规模财政刺激,中国财政为主、货币配合的政策组合长期效果更好、短期代价更小,而且在力度和节奏的把握上也更精准。

实际上,中国在抗击疫情、恢复生产以及随后扩大内需的政策上,从国际比较看都更科学专业,走在了全球前面。

5、会议强调:“要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在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要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要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启动实体商店消费,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

中国没有采取美国发消费券的直升机撒钱模式,更多地采取以工代赈的模式,更有助于形成鼓励劳动的价值观,更有助于扩大就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

6、这几年,中国经济分析研究最需要的是客观专业务实,现在社会上有些思想认识存在“一刀切、层层加码”,非黑即白是情绪化的民粹的业余的。

现在一提到基建有些人就会上纲上线,说是刺激铁公基,这是严重误解。过去40年,没有适度超前的基建,怎么会有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没有超前的网络宽带建设,怎么会有互联网经济的繁荣发展?而印度经济发展潜力释放不出来,很大程度受制于基础设施短缺,道路、桥梁、卫生系统都问题很大。

从历史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增发特别国债加强基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推出大规模基建投资,尽管当时争议很大、批评很多,但现在看来意义重大,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释放了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

怎么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基建,“新基建”,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提升长期竞争力。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和“鬼城”现象。未来“新”一轮基建主要应有五“新”:新领域、新地区、新主体、新方式、新内涵。

支撑未来20年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则是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消费升级领域基础设施。

7、不同于“洗洗睡”“离场论”等悲观言论,我们一直保持对中国经济的客观专业建设性分析。我们大部分人都将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是我们的家园,虽然她并不完美,但是她充满希望,我们都不是看客,而是建设者,奋斗者。

我们致力于实战经济学,提出“只要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不要放过任何一次危机”“新5%比旧8%好”“新周期”“新基建”。这些观点一开始备受争议,但都被形势演化所验证,也逐渐成为共识。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本文作者介绍: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