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热点专题>科创板专题> 科创板受理企业上演“速度与激情”

科创板受理企业上演“速度与激情”

2019-04-19 09:37:34  来源:科创板专题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9分钟的时间

科创板受理企业上演“速度与激情”

时间:2019-04-19 09:37:34  来源:科创板专题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净利润持续高增长

科创板受理企业上演“速度与激情”

科创板受理企业上演“速度与激情”

截至4月18日,上交所科创板已受理企业增至84家。统计发现,2016-2018年,84家企业的平均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6亿元、1.12亿元和1.51亿元,2017年度和2018年度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7.13%和35.07%。对比全部A股2017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84家科创板受理企业的平均净利润增长高于现有市场水平,显示出充足的成长性。

市场人士表示,科创板在定位上包容性极强,成为包含完善交易制度、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试验田。尚未盈利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满足特定的上市标准登陆科创板。当前,已受理企业整体质地优良,且成长性较好,同时部分尚未盈利企业也得到受理。科创板正在成为资本市场价值和成长并举、重点助力成长的新兴战略平台。

利润指标有局限性

84家企业中,2016年度归母净利润为负的有7家,2017年度归母净利润为负的企业有3家,2018年度归母净利润为负的企业有1家,三年归母净利润总和为负的有国科环宇、和舰芯片、优刻得、中微公司、九号智能5家。三年归母净利润总额居首的是中国通号,2016-2018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总额96.76亿元,九号智能则是以三年亏损25.84亿元居于排行榜末尾。

这样的归母净利润水平,与现有上市公司来比,有一定差距。以数据较为完整的2016、2017年度为例,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6、2017年度平均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8.12亿元和9.51亿元,其中上证A股平均值分别约为15.84亿元和18.35亿元,深证主板A股公司平均值分别约为5.79亿元和7.80亿元,中小板公司平均值分别约为2.66亿元和3.15亿元,创业板公司平均值分别约为1.46亿元和1.29亿元。

对此,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人士表示,目前科创板已受理企业多是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业务投入大、盈利压力大,单看净利润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科创板已受理企业的质地。净利润情况是观察一家公司质地的直观和有效的指标,但对于科创板拟上市企业而言,可能在利润实现上的压力较大,甚至是尚未盈利,但这也正是科创板融资平台的意义所在,即扶持和帮助科技创新企业加速发展。

成长活力充足

统计发现,如果考察84家科创板已受理企业的净利润增长情况,则可以看到科创板已受理企业充足的成长活力。统计发现,84家企业2017年度和2018年度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7.13%和35.07%。大幅超越其他板块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长表现。

沪深交易所2017年报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沪市公司实现净利润约2.62万亿元,同比上升18.55%,增长率创近年新高;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7295亿元,同比增长20.58%。2017年度,全部A股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增速约为12.84%,全部上证A股公司的净利润增速约为31.15%,全部深证主板A股公司的净利润增速为29.24%,中小板公司净利润增速为-16.40%,创业板公司净利润增速为3.46%。相比之下,科创板已受理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遥遥领先。

如果再看2018年相关数据,这样的差距将更加明显。西南证券分析师朱斌指出,受益于周期股业绩的高增长,2018年主板业绩仍然保持了正增长,但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则呈现大幅度负增长态势。

具体来看,安翰科技、容百科技、视联动力、天奈科技、石头科技等拟上市企业2018年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居前;2017年度,安恒信息、乐鑫科技、山石网科、创鑫激光、瀚川智能等拟上市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速靠前。

价值成长并举

对于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净利润指标和利润增长情况,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表示,这背后可解读的信息较多。目前84家的数目相比其它板块来说是相当少的,所以需要注意数据的代表性问题。现在来看,科创板已受理企业整体盈利情况较好,利润增长速度较快,反映了监管部门在科创板企业筛选上价值与成长之间的平衡。当然,不少已受理企业从归母净利润角度来看,刚刚开始盈利,且利润增速相对不稳定。

国盛证券分析师马婷婷认为,科创板上市标准更贴近发达资本市场(如美国纳斯达克)。不同于我国A股主板和创业板注重财务指标的上市标准,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特别是定位于服务高科技产业的板块,在上市审核时淡化盈利指标。对照发现,科创板五项上市标准中仅有一项要求净利润,更加重视市值、现金流、研发投入等综合指标。

首创证券分析师王剑辉认为,科创板将成为包含交易制度完善、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试验田,上市标准、交易层次等方面均体现较强的包容性。企业不仅可以通过IPO、CDR两种方式登陆科创板,而且尚未盈利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满足特定的上市标准登陆科创板,这在鼓励创业初期的企业获得更多资金的同时,也为后续CDR的推出打下基础。

“无论是属地证监局,还是上交所,在我们前期沟通、递交材料等的时候,都没有突出强调利润规模,但是对公司业务模式、现金流、研发投入等指标相当关注,监管部门希望寻找的是创新型的、具有持续成长空间的企业。”一家已受理企业的董事会秘书表示。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