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经济学术语>支付清算体系> 金融科技创新的问题是什么?在金融和科技的十字路口,该怎样?

金融科技创新的问题是什么?在金融和科技的十字路口,该怎样?

2018-09-23 20:17:26  来源:支付清算体系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36分钟的时间

金融科技创新的问题是什么?在金融和科技的十字路口,该怎样?

时间:2018-09-23 20:17:26  来源:支付清算体系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即便用较为宽泛的标准,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也就仅仅5年左右的时间,还没有形成比较明确并被广泛接受的业务模式,创新仍然在继续。金融科技创新,应当是沿着金融需求、服务对象、法律关系和竞争关系四条路径进行的需求创新、服务对象创新、法律关系创新和竞争创新。在竞争更加激烈的下半场,金融科技企业只有围绕现实路径打造真正的创新,用长远眼光布局平衡的创新,以科技为支撑铸造牢固的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金融科技创新的问题是什么?在金融和科技的十字路口,该怎样?

问题所在

从行业的比较来看,中国的金融科技绝对是全球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这一点,从资本的流向就能看出。但与此同时,中国金融科技在创新方面的短板也较为明显。这其中有哪些问题值得重视?

一是“伪创新”——无效创新的滥竽充数。关于“伪创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的判断标准是“与实体经济无关”。而更全面的定义,“伪创新”应该是不遵循金融科技的创新路径,并且不在金融科技的创新谱系之中的“创新”。潘功胜抓住了“伪创新”最本质的问题,就是这类“创新”不解决任何的金融需求。最典型的金融科技“伪创新”是各种类型的ICO。去年,我国已明确禁止ICO,对货币交易所进行清理,并限制比特币的开采,然而加密货币的交易活动并未终止。今年以来,国内监管继续发力,对加密货币围追堵截,不少国家对加密货币也持警惕和防范的态度。

二是“跛脚创新”——前台创新与中后台创新不平衡。目前金融科技的创新,主要集中在能够直接带来客户、产生现金流、最终获取收益的前台产品创新,在中后台的风控、合规、社会责任等方面从创新明显薄弱——既缺乏意识,也缺乏动力。金融科技公司对于中后台的管理,仍然停留在各类数字报表、各种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等传统手段。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状况必然发生改变。有学者就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快,金融产品结构复杂化、交易对手方多元化成为常态,金融风险传导也趋向于迅速、难控,风险因子和敞口更多样,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应用思维将由‘以客户为中心’逐步延伸到‘以监管合规为中心’,将逐渐突出数据驱动的风险管理、合规管理,运用监管技术对中后台业务进行再造。”只是目前,这一再造尚未发生。

三是“沙滩创新”——模式创新背后缺乏科技创新支撑。金融科技的产生和发展,与科技进步是密不可分的;近些年来的大热更直接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密码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s)等技术创新。其中,大数据助推金融业务精细化运作;云计算促进金融服务集约化发展;人工智能推动智慧金融创新发展;密码技术支撑金融信用背书技术化;移动互联技术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没有这些技术的支撑,金融科技的创新只能是沙滩上的城堡,经不起风吹浪打。《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对于中国科技实力的质疑同样适用于金融科技领域。以金融科技专利申请为例,2016年美国金融科技专利申请数量达到了4523份,是我国申请数量的一倍。这样的背景下,越是热衷于模式创新,越可能将金融科技推向了昙花一现的海市蜃楼。

应对之策

金融科技行业大量“伪创新”的存在将导致行业的无序竞争,带来业务的同质化,影响用户信心。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打造真正的创新?

真正的创新,是围绕金融需求的创新,是优化竞争格局的创新,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新,是符合法律规范的创新。金融科技本质上是金融领域的创新,因此它必须遵循金融本质,围绕金融需求。金融的生命在于融通资金,沟通融资方与投资方,并合理控制风险。所以,金融科技创新必须以提高资金融通效率、便利融资、提高投资收益、促进风险控制为标准展开。

优化竞争格局的关键在金融科技企业对自身创新路径的选择,究竟是填补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空白,还是与传统金融机构展开竞争。两种创新路径都应当提倡。前一种路径增加市场上金融产品的供给,服务了长尾人权,践行了普惠金融的理念。后一种路径可以促进传统金融业务流程优化,改善金融服务质量,使社会整体效益增加,传统金融机构也可从中获益。

满足用户需求首先需要金融科技企业准确定位自身业务模式,究竟是向C端用户还是向B端用户提供服务。在精准定位自身业务模式的基础上,一方面要真正理解不同类型用户需求,开发针对不同类型用户的金融科技产品;另一方面也必须加强后端风险控制,合理评估业务运营风险,保证创新风险可预估、可预防、可控制。

金融科技创新也必须恪守法律规范的底线。金融行业由于其特殊性,法律对不同的金融业务都设置了不同的监管规范体系。金融科技企业应当明确自身金融业务类型及在相关法律关系中的地位,自觉落实相关监管要求,强化底线意识,坚决不进行突破法律规范的“创新”。

针对“跛脚创新”的存在,又应如何解决平衡难题?

我们应当用长远眼光布局平衡的创新。平衡的创新,要把后台的数据支撑、风控系统的创新和前台的业务创新放到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互联网金融元年以来,5年时间,金融科技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前台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前台创新的突飞猛进以及前后台创新的不平衡造成行业风险大量累积。

近期P2P网贷平台不断“爆雷”就是其中不平衡的生动体现。从前台走向后台,不仅是金融科技良性发展的要求,也将为金融科技带来新的业务发展空间。在搭建移动互联的在线业务平台,获取和集中海量的信息和数据,实现各类金融业务的资产端、资金端、交易端、支付端有效联通的同时,金融科技公司要更加注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密码技术等新技术进行风险管理,合规管控。

今年以来,金融行业正式进入严监管时代。只有努力纠正“跛脚创新”,更加注重后台创新,才可能熬过寒冬,迎来春光。此外,以监管科技为代表的后台创新,也是金融科技下一步的主战场。目前全球各监管当局、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都在加大投入,争取在这一领域抢占先机。如果说金融科技行业前5年的发展为比赛上半场的话,那么现在这场比赛将要正式转入下半场。

“沙滩创新”的存在,最终也会导致金融科技行业创新瓶颈的出现,盈利能力下降和整个行业发展的受阻。对于实现牢固的创新你有何建议?

我们应当以科技为支撑铸造牢固的创新。没有底层科技进步支撑的单纯商业模式创新,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长期保持优势。这一点,从同属于新四大发明中的扫码支付和网购的海外扩张就能看出。扫码支付的主要竞争力建立在移动支付技术和银行间支付清算系统进步的基础上,本质上是技术创新,因此扫码支付在国外的推广相对更为容易。随着国人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扫码支付在海外也遍地开花。相反网购更多的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中国的成功离不开低廉的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因此,中国的网购“走出去”的进程相比之下更加艰难。许多电商企业已经看到了这其中的问题,正在加大在物流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比如,京东、顺丰都在大力研发无人机、无人车等。最终能够征服世界的,还是技术。没有底层技术的进步,任何创新都是无源之水,难以长久。

当今世界正处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进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飞速发展,技术爆炸式发展可能即将到来。2016年9月,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通过的《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中明确提出“一系列全新的先进技术如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云计算、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取得重大进展所引发的‘新工业革命’已经到来。”  “大数据”从新资源、新技术运用、破坏性创新、交易成本降低、价值链及网络重构等多方而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驱动。金融科技企业应当高度重视业务底层技术研发,构建自有完善的技术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才是企业最好的护城河。     

金融和科技的十字路口,该怎么走?

此时此刻,我手边正放着一本书,它的名字是《FinTech: 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作者是曾被媒体评为全球最具金融影响力前五的克里斯•斯金纳。这本书出版2016年,离现在已经两年了。

FinTech——金融科技,作为新时代的一个新名字被发明出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每一次金融业的变革,科技都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在此次变革中,首先是互联网给金融带来的变革。

互联网建立了人与人,人与金融机构的便利的连接,与此同时,网络化的交易使得网络化的支付需求成为了必然。正是在此背景之下,由PayPal首先建立的网络支付体系开启了网络支付的大潮。而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手机的永远在线、任意移动的特点使得移动支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日常。

这是我们对于金融科技的最直观的感受,毕竟支付是一种高频、受众广泛的行为。支付带来的极大的便利性,让我们非常直接的感受到了科技带来金融的变革,因为我们已经发现,已经不需要现金了,不需要带实体的银行卡了。

近几年来,很多的互联网公司由于具有技术上的优势,看到了互联网给金融带来的变革力量,开始涉足金融领域。

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微众银行、滴滴金融等先后成立,忽如一夜春风来,互联网公司金融来,都想从金融这里切一块蛋糕,先不管大小。

一时间,在互联网+的助力下,金融和互联网的结合纷纷被看好,虽然围绕着到底是以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公司主导的「互联网+金融」的争论很久都不曾消停,但是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是一致被看好的。

虽然不是金融搭上了互联网的车就会前途无限,但是互联网以及相关的技术给传统金融带来的变革却成为不争的事实。从互联网公司的角度,消费者已经享受到了技术变革带来的便利,对于互联网基因的金融公司青睐有加,特别是年轻一代。从传统金融机构的角度,已经感觉到互联网对于真个社会的巨大推动力,想不拥抱也不行了,也纷纷表示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推动金融的变革,开始重视技术,不甘于落后于时代。

金融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将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变革,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

互联网公司切入到金融领域,技术方面而论,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至少有三点:

第一点:和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公司更了解同属于网民和客户的用户。

传统金融机构在线下更具有优势,他们有网点,有前台,但是到了线上,这些优势不复存在。线上的用户需要的永远在线,效率优先,简单快捷。线上的用户最不能忍受的复杂的操作流程。

他们需要的KISS: keep it simple, stupid. 传统金融机构由于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偏于保守,和效率相比,更注重安全,和简单的流程相比,流程普遍比较复杂。和互联网公司相比,他们对于线上用户的吸引力普遍不足。

正如我们看到的,尽管很多传统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网络应用,无论是基于客户端的,还是基于网页的,或者基于App, 和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相比,普遍还是缺乏竞争力的,使用频率不高。如果仔细是分析其产品的设计,特别是操作流程,性能,都容易看出其不足之处。

第二点:和传统的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公司积累了大量的线上用户数据,这些数据不断覆盖范围广,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量大。

传统的金融机构往往只有用户的固定资产数据,金融资产数据,或者从社保机构获得社保的数据。就个人而言,这些数据固然重要,其一这些数据量少,其二覆盖范围小。而互联网公司积累的覆盖生活日常的数据量大,维度多,更能刻画一个用户的特征。

从征信的角度来看,虽然固定资产,金融资产,社保这些数据可能占的权重较大,但是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更能细致的刻画用户的信用状况。当然,更好的方式当然是传统金融机构的数据和互联网公司的数据结合,这样会更加全面。

第三点:从实际看到情况,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获得新客户的能力比较强。

因为新客户往往是伴随着互联网公司长大的年轻人,他们天生对网络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获取信息,买东西,吃饭,支付,社交,出行......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想到上网来搞定。这种优势,是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比的。

传统金融机构看到的是,现在年轻人,除了开户,基本上不来网点的,自从有了人脸识别可以网上开户以后,甚至连开户都网上操作了。至于信用卡,曾经都需要到网点办的,现在在网上都可以搞定,甚至不需要实体的卡,虚拟的就够了。甚至很多年轻人一发工资,就拿去买了互联网上的货币基金。

在这种情形下,互联网公司确实比传统金融机构强,以致于传统金融机构需要担心以后的年轻人有多少钱是在自己这里的,有多少业务是在自己这儿的。

再加上后面兴起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的助力,互联网公司在技术上的优势更加明显。互联网公司在基础设施,在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在智能风控方面明显领先于传统金融机构。

由于互联网公司具有这些优势,所以,切入到金融很快,效果也很好。

在这里,科技助力金融,正在发生着一场新的变革。这场变革也许不是颠覆性的,并不能动摇金融的本质,但是至少,传统金融的运营模式,效率,流程,思维方式都将发生巨变。

互联网公司依靠自身的技术切入到金融领域,其实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往左走是金融,往右走是科技。

选择做金融,就是以金融相关的业务为主,面向用户,和银行有竞争,也有合作;选择做科技,通过技术助力金融,符合技术公司的特质,能够发挥所长,和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推动金融的技术革命。

由于定位不一样,核心业务也不一样。

金融的核心业务,以银行为例,扮演的是一种类似于中介的角色。一方面,从储户那里获得存款;另外一方面,将这些钱借给需要资金的客户,银行通过借贷的利率差转去利润。

在此过程中,银行一方面要吸引储户将钱存进来,并且存的时间尽可能的长;另一方面,要有风控,保证放出的贷款尽量不延期归还,尽量不成为坏账。银行需要保证借贷平衡和期限不会错配,还要保证资金的安全和符合监管的要求,既合规。

金融的核心业务,当然是传统的金融机构所擅长的,他们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流程和规范,而且,在大众的眼中,国有四大行和主要的股份制银行规模大,安全性高,值得信任,而且获得政府的支持度高。这是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业务所不具备的优势。

互联网公司做金融业务,毫无疑问,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们和银行有一种竞争同时需要和银行合作的关系。竞争则是对于客户的争夺。合作则是资金的托管,拆借,支付清算的接口。

从银行的角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公司的金融业务延伸到更多的领域,另一方面又担心他们抢自己的业务。

所以,目前的情形下,两方基本上都避免直面的竞争关系。比方说,互联网公司的金融业务很多都是做传统金融机构比较不太做的小额借贷,一方面是数额小而涉及面广,另一方面这些借贷无法达到传统金融机构的所需要的征信要求。

但是,直面的竞争还是少不了,比如互联网公司通过自己的一套征信系统进行的借款,类似于虚拟信用卡和传统金融结构的信用卡业务,再比如互联网公司的账户支付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卡支付,这里面还是有利益的争夺。

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业务,在我看来,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个方面:信任。金融具有特殊的属性,就是要保证资金的安全。和传统的银行相比,显然互联网公司的金融业务的规模是无法比的,保障体系也是没法比的。民众对于传统的银行显然是更加信任的。

第二方面:由信任度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资金量。因为信任度的缺乏,所以资金量上也是不足的。大额的存款,显然会优选传统银行,毕竟资金安全是第一位的。这样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互联网公司的金融业务会有一个看不见的天花板。

第三个方面:风控和合规。传统的银行走的是稳健之路,虽然保守,但是保守也有保守的好处。因为金融毕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最重要的还是不要出乱子。所以在这方面,传统的银行肯定在风控和合规上更加严格。互联网公司的金融业务更偏重效率,虽然风控和合规做得也越来越好,而且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但是偏激进的风格,对于金融这个特殊行业也需要小心的。

尽管如此,因为有几大行的赚钱能力(世界排名靠前)的示范效应,给了互联网公司无尽的遐想,意图也分一杯羹,所以不惜血本把金融业务做起来。

选择做科技

做科技,则是走的另一条路。不从事借贷,不需要扩大资产负债表,不建资金池,也不做中介,纯粹技术为金融提供解决方案和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如此一来,和传统的金融机构没有竞争关系,完全是合作伙伴关系。

在这种模式下,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发挥各自所长。传统金融机构在网点,金融业务流程,规范,风控和合规方面的经验,借助于互联网公司在获取线上用户,经营线上用户的优势,打通线下线上,成为一体,同时利用在数据、数据处理能力、基础设施、还有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对流程进行优化,对风控进行增强,通过智能合规使得业务更加符合监管的要求。

选择做科技

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不用拿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金融机构竞争,而且和他们形成的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了金融这个体系里面的盟友。

这样看来,是放弃了金融业务的赚钱的诱惑而采取一种符合自身优势的策略。

在我国现阶段,传统银行的地位是难以撼动的,虽然他们也面临着进入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巨头的挑战,但是他们的盘子大,业务占了总量的80%以上,而且在整个金融体系里,毫无疑问是站在顶端的。他们还占据了政策面的优势,充实资本的能力更强。这些绝对不是有些人夸大其词的随便就可以「颠覆」的,那么容易让他们「颤抖」。国家的经济命脉,一部分掌握在他们手中,金融安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们的安全。

与其挑战他们,不如帮助他们,通过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优势,成为这一轮金融变革的推进器。

这就是互联网公司的金融科技。

选择金融还是科技,是想进入金融领域的互联网公司必须做出的决策。

选择金融还是科技,是想进入金融领域的互联网公司必须做出的决策。

以京东金融为例,早期选择的是金融,但是最后却走向了科技。

京东金融成立之初,也是希望依托京东庞大的用户群体做B2C的业务,所以,我们早期可以看到京东金融做供应链金融「京保贝」「京小贷」「物流金融」…,做消费金融「京东白条」「小白卡」,财富管理「京东小金库」……

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互联网基因的京东金融看上去是奔着金融去的。

然而,这只是京东金融的1.0版本。他们敏锐的洞察到在现阶段我国并不缺少一家科技实力很强的金融机构,而是缺少一家能够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于是有了京东金融从1.0版本到2.0版本的升级。

京东金融2.0定位于一家科技公司,专注于把自己的技术能力输出给金融机构。B2B2C模式即通过服务B端金融机构,最终达到提升金融机构C端用户客户体验的目标。

京东金融2.0阶段,我们的商业模式是B2B2C,第一个B是京东金融,中间那个B是金融机构。所以,我们现在是帮助金融机构去做金融业务。未来,中间那个B也可以是政府、企业,最后的C可以是小B,也可以是直接消费者的小C。所以逻辑层面,京东金融从1.0到2.0时代的转变,是从一个服务C端、服务最终客户的企业,转变成一个做企业服务的企业。

于是,B2B2C模式的盈利方式,就从资产方式获利变成服务方式获利,从自己做金融变成帮别人做金融。

在我们可以看到的金融日常活动中,一方面是不怎么使用网络的人,经常跑网点;另一方面是经常使用网络的人在线上完成绝大部分金融业务。如同零售一样,金融也线上线下都有。传统金融机构无疑具有线下的优势,而互联网公司则具有线上资源。互联网基因的公司线上的用户和数据,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像京东金融这样的公司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打破服务场景的局限,连接线上和线下,以用户的活动、场景为中心,线上线下互为入口,互相服务。

在金融行业,传统的IT外包服务公司虽然也通过科技服务金融机构,但是他们更多的是帮金融机构做一个系统,而京东金融的输出能力更强。既包括用户洞察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还包括用户运营能力、系统开发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它是一系列的组合,而不是一个单维度的东西。

在我看来,海量、多维、动态的大数据叠加最前沿的技术是京东金融作为科技公司的另一个优势。

京东金融集团依托京东体系内数亿用户以及数十万合作伙伴所积累的电商数据、金融数据以及各类第三方数据,在技术能力上,京东金融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科技,开发出风险量化模型体系、精准营销模型体系、智能投顾模型体系以及用户洞察模型体系等诸多前沿应用模型体系,并应用于金融场景之中。这些都能更好的服务于金融机构。

从人才方面看,京东金融全公司4400多名员工中有50%以上都是技术人员,所有业务中95%都是智能化、自动化运营。而在领军人才引进上,京东金融先后引入了重量级人物,比如前亚马逊首席科学家彭列峰、益博睿大中华区CEO姚诚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科学学院彭健博士(担任京东金融AI实验室首席顾问)、前微软城市计算负责人郑宇、北欧银行原副总裁张旭(负责数据资产体系搭建)……

在技术方面,京东金融去年发布了提供FaaS(Fintech as a Service)的企业服务云平台——京东金融云,今年三月战略投资融信云并联合推出金融科技服务,同期发布零售信贷全流程产品“北斗七星”和京东来客、京东稻田两大产品,今年五月与中科院合作成立“智能金融风控联合实验室”,六月 福州接入国内首个人工智能信用服务平台......

京东金融选择了金融科技作为公司的定位,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利于和金融机构合作,从1.0到2.0的演进,让金融回归金融,让科技回归科技,从战略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符合时代的需要。

试想一下,如果继续做金融,京东金融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遇到业务的天花板。无论是做供应链金融,还是消费金融,业务量都受到局限。毕竟随着用户体量越来越大,自有资金终究是有限的,这点远远比不了银行可以吸储,资金成本非常低来的更有优势。

用户的不稳定性。不难发现,在小额的这个市场上,用户的忠诚度真的不高。借钱的人一旦看到别的平台利率低或者更容易借到钱,就很容易的切换到别的平台。存钱的人也是如此。流动性比传统银行高太多,而期限往往也很短。这是由这个群体的特质决定的。网络上信息透明度高,切换成本低,而且用户对于收益率/利率敏感。对于这种情况,平台很难做。

随着业务的深入,很容易和传统银行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大家都想拓展边界,结果不小心就成为了对手。估计在我国,金融的格局多年来保持如此稳定,挑战者想成为一家能够和四大行和几大股份制银行叫板的挑战者,成功的概率很低。

相反,做科技则对京东金融长期非常有利,主要有三点:

1. 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的金融巨头,都一致看好这一轮科技对于金融的推动力。和金融巨头相比,京东金融的在新科技的力量还是非常有优势的。基于京东商城的先天性基因,无论在大数据,技术、用户、场景等方面都有着先天性优势,加上近几年深耕技术战略,也算是行业里独树一帜。从前期的积累,到后续的战略。可以通过技术优势来推动传统金融的效率,智能化,产生新的价值,形成更多的附加值,从而享受到这一轮科技的红利。

2. 可以扩展用户边界和业务的边界。B2B2C模式,既服务了企业,政府的B端客户,又能通过B端服务到C端。B端的客户有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可以服务于金融业所有的客户,将来甚至还可以服务于政府。这些B端的客户数量众多,加起来规模庞大,实力强。而业务,则可以切入到这些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里,为他们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体验。

3. 中国不缺乏厉害的金融巨头,但是缺乏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京东金融与其做不擅长的金融,不如做与金融机构携手做出更多变量的科技公司,这更具有长期价值,当然也更容易成为新的领域里的巨头。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