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私募投资>私募操盘技巧揭秘> 私募操盘技巧之高盈利心理实验

私募操盘技巧之高盈利心理实验

2019-02-12 23:33:47  来源:私募操盘技巧揭秘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34分钟的时间

私募操盘技巧之高盈利心理实验

时间:2019-02-12 23:33:47  来源:私募操盘技巧揭秘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在读心理战之前,先举个心理实验的案例,来说明人们在股市中是多么的非理性(下面部分内容摘自《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一书)。

让我们好好看看下图,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如何比较位于两组图形中心的圆?右边圆的面积是否比左边的要小?或者两者-样大?或者右边的圆比左边的要大?

高盈利心理实验

如果你认为右边的中心圆小一些,那么这说明你是一下正常、理智的人,但实际上两上中心圆是一样大的。或许你有时觉得奇懂,为什么太阳与月亮刚刚露出地平线的时候似乎显得大很多,好像它们此时离我们更近一些。尽管实际上并非如此,但我们认为它们看起来的确是那样。我们会觉得任何处于地平线上的东西都比它们在天空中看起来要大得多。

让我们试试看另外一个图形,请注意图中的线条。它们是平行的吗?或者不是。

高盈利心理实验

这一次,如果你认为这些线条不平行的话,那么你就是正常的。但实际上它们是平行的。还有第三个例子:看一下图中的四根线条并决定"A”“B"“C*三根线条中哪-根与“测试线条”是一样高的。

高盈利心理实验

你可能以为这和前面一样,实际上也是一样陷阱问题,但是这一次,你的直党所给出的答案实际上是正确的。即“B”线条与测试线条-样高。测验结果表明9%的人选择了正确答案。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f么地方呢? 1965年,心理学教授所罗门阿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试验,他带着一组人进人屋子,然后让每个人回答这个问题。之后,他又让自己的试验助手混人每组人中间,并让试验助手做出误导,即给出错误的答案“A”。下面是他的这些测试对象在不同情况下进行回答的结果:此前没有人误导,1%的人给出了错误的答案“A"或者“C":此前有一个人给出了错误的答案,3%的人回答“A";此前有三个人或者更多人给出了错误的答案,33%的人同样也会认为“A”是正确的客案。

这是一个关于群体思维的明显的例子,也就是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數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自己并不会思考事件的意义。羊群效应是诉诸群众谬误的基础。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 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哄面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人骗局或遭到失败。它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典型现象,它表明人们并不总是理性的。

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人时买人,在他人卖出时卖出。导致出现“羊群效应"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优势。“羊群效应”也可能由系统机制引发。例如,当资产价格突然下跌造成亏损时,为了满足追加保证金的要求或者遵守交易规则的限制,一些投资 者不得不将其持有的资产割仓卖出。在目前投资股票积极性大增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能量迅速积聚,极易形成趋同性的羊群效应,追张时信心百倍蜂拥而至,大盘跳水时,恐慌心理也开始连锁反应,纷纷恐慌出逃。

当然,任何存在的东西总有其合理性,羊群效应并不见得就一无是处。这是自然界的优选法则,在信息不对称和预期不确定条件下,看别人怎么做确实是风险比较低的。羊群效应可以产生示范学习作用和聚集协同作用,这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对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出奇制胜,但跟随者也要有后发优势,常法无定法!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出一些有助于解释造成羊群式的从众心理常见的偏误。下面列出了最引人注目的16种偏误。

1.代表性效应:我们往往认为我们所观察到的趋势会继续下去。

2.错误共识效应:我们往往高估与我们所见略同者的人数。

3.后悔理论:我们试图避免可证实我们已经犯错的行为。

4.定铺/框架:我们的决策受到似乎暗示正确答案的信息的影响。

5.同化误差:我们会误解接收到的信息,以为该信息认同我们所做的事。

6.选择性暴露:我们只让自已暴露在似乎认同我们行为与态度的信息之下。

7.心理区隔:我们把现象区分为不同的隔间,并试着把每个隔间最适化而非整体最适化。

8.选择性认知:我们曲解信息,好让其认同我们的行为与态度。

9.过度自信行为:我们高估自己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10.后见之明偏误:我们高估自己原先预测过去连申事件后果的可能性。

11. 确认偏误:我们的结论不当地偏向我们想要相信的事。

12.适应性态度:我们培养出与我们熟识的人相同的态度。

13.社会比较:面对一个我们觉得难以理解的主题,我们以他人的行为作为信息的来源。

14.认知不协调:我们试图回避或扭曲表明我们的假设错误的证据,我们也会避免强调这类不协调的行为。

15.自我防卫功能:我们调适自己的态度,好让其似乎认同我们所做的决策。

16.展望理论:我们有一-种不理性的倾向,比较愿意赌亏损面不是赌获利,这意味着我们持有亏损头寸的时间长于持有获利头寸的时间。

下面就具体的根据中国股民的情况说说这些偏误。

过度自信和事后聪明(林园的心理分析)

(注:只是分析炒股技巧,并非对其个人的攻击)

在判断心理因素对股市的影响时,发现很多股民住往具有过度自信的强烈趋势。许多股民会在不该有信心的事情上采取行动。

很多股民认为他们知道的总是比实际的要多。他们喜欢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表达观点,并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采取行动。

过度自信的一些基本趋势是人类根深蒂固的特征:人们总是倾向于过度自信而不是信心不足。据研究,人们存在着明显的过度自信,他们似乎总是在表达异常强烈的观点并且匆匆做出总结判断。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都在探究为什么人们看起来总是过度自信:一种理论认为,在评价其结论的正确性时,人们往往注意到其推理的最后- -步是否正确,全然不顾其他部分可能存在错误;另一种理论认为,人们是通过寻我其他已知事物的相似性来判断概率的,但他们忘记了每个事物都有自身的特点。过度自信的原因还可能与事后聪明有关,即人们常以为如果他们当时在场并注意到某事的话,他们在实际情况发生之前就能得知有关情况。事后聪明使人们认为世界实际上很容易预测。

过度自信的另-因素是异想天开。当谈及人们对投资好坏和自己作投资决定的直觉时,往往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一也就是无须向别人解释的想法。这种被心理学家称为“ 异想天开”( maicalthinking)或"准异想天开”( quasi-magicalhinking)的思维模式很可能会发挥作用。人们偶尔会感到某些行动会让他们交好运,即使这些行动实际上对运气并无任何帮助。

人们有时会以一些毫无逻辑的想法为基础,作出一些严肃的决定,人们在枚还未掷的硬币上所下的赌注要大于在已经掷过但结果还未公布的硬币上所下的赌注。在被问及人们愿意以多少钱转让已持有的彩票时,如果是自己挑的数字,他们说出的价格会高出4倍以上。很明显,人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能影响还未投掷的硬币,也能通过选择数字影响赢得彩票的可能性。

从这些实验结果来看,人们往往会这样想,至少在潜意识里这样想“如果我买了一种股票,它不久就会上涨",或者“如果我买了一种股票,别人可能也会买,因为他们的想法和我一样",或者“我最近手顺,我运气好",这些想法就是导致投机性泡沫形成的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一的另表现形式是,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找熟悉的模式来作出判断,并且不考虑这种模式的原因或者模式重复的概率。这一不正常现象称为代表性启发( repre - sentativeness heuristic), 这在心理学家特弗斯基和卡尼曼的许多实验中得到了验证。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他们知道股市在某一天会发生什么, 特别是在这么混乱的-天。传统观点认为,股市具有不可预测性,同时也很难确定准确的股市时间表。然而人们的这种自信同以上两个传统观点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可以看出相当多的人并不总是坚信股市从来不可预测。

在一次调查中,当问股民是什么让你认为大盘会发生反弹的呢,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回答都没有牢固的根基。人们提到了“直觉”“内心想法”“历史证据和常识”或者“股市心理学",但很少提到具体的事实或明确的理论,即使在机构投资者中也是如此。

这样的过度自信会让许多不是靠正确分析市场主力资金的流人与流出的过程的股民以为:他们自已知道市场在什么时候会发生变动。

下面就以林园和但斌持有贵州茅台为例,说明一下他们的心理情误。

以下内容来源于华夏时报的报道。

2010年5月27日。贵州茅台召开股东大会,次日新一届高管和第二届董事会出炉,习酒董事长刘自力接任空置多年的总经理一职,而“精神领袖”季克良续任董事。

深圳一券商分析师表示,接下来茅台还是“袁总”当家,经管理念不会有太大变动。而实际上,作为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的标杆,茅台近期十分不佳的表现一度让奉行价值投資的投資客们深感不安。

一位参加了貴州茅台4月29日投資者见面会的貴本市场人士告诉记者,茅台最有名的持有者一林园“很着急",他在当日惯怒贵难茅台高层管理不力,大意是他说拿了貴州茅台:那么多万股,大半身家在里面,管理层不可以这样不负责任。

对于此事,林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不承认,而贵州茅台的另一大投资者-一东方港湾董事总經理但斌則 向记者表示在前期股价下跌期间曾对该股加仓。

作为市场最著名的白马股,貴州茅台此前连续5年净利润增速超过30%,7年间股价上涨30倍,也威就了林园、但斌等私募基金凤云人物。

作为价值投資的标杆,貴州茅台一度是各大基金白酒消费板块的最重要的标准配置,且久居两市第一高价股之列,而这个大白马股近况却实在不住。

数据显示,贵州茅台2009年半年报、三季报和年报中,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4.6%、20.4%、13.5%, 呈连级递减趋势。而到了2010年一季报,该数字更骤降至4%。今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管业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21%:但净利润仅12.66亿元,較2009年一季度的12. 17亿元仅增4%。

“高增长”神话结束,净利润增速远低预期让贵州茅台在二级市场更是节节下挫。

12月7日,贵州茅台曹攀至181.06元的历史高位,之后受市场调整及西南干旱的影响股价一路下滑,而从4月2日公司公布年报之后不到一个月里,股价自当日的158元加速下跌至130元附近,跌幅接近18%。在5月17日,甚至触及125.50元的历史低位,如此大幅的下跌仅次于2008年年初公司股价见顶后的暴跌。

虽然分析师们还是遵循潜规则步调一致地继续看高,有些:甚至给出200元的目标价,责本市场咦觉灵敏的私募人士則要谨慎很多。合贏投資的曾昭雄及麦尔斯通的黄伟声都向记者表示;茅台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期,最近两年都没有参与该股交易。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基金对茅台的持仓比例为21.19%。但是到今年第一季度末,这一数据下降到14.05%。3个月的时间,基金抛售了茅台7.24%的股票。查阅近三季度的财报可知,诺安基金、汇添富成长焦点等基金, ;连续两个季度均大幅度减持手中的贵州茅台股份,并且,至少有6家基金加入了减持貴州茅台的行列。

对于茅台业绩降低,在增速放蝗之外,不少业内人士也在廣疑貴州茅台故意做低业绩。北京一位公幕派私幕就认为:“一季度是白酒销量最好的时候,茅台的收入增长20%,但是盈利仅增长4%,实在异常。正值换届,也许是为下一任谋求一个低基数。业绩一出,大家抛得很厉害,尤其是基金,而公募派私募据我所知应该没人还拿着这个股票。”

林园急,但斌加仓实际上,貴州茅台的近况已经引起价值投资者的警惕。4月29日的投資者见面会确实让不少人士失望,曹多次获得金牌分析师之称的招商证券(22.09、-0.23、-1.03%)朱卫华会后发表研报称,见面会未达预期,未能解读出大家最为关注的消费税金率、管理费用率上升的细节。招商证券还将貴州茅台的目标价由200元下调到170元。

在林國为贵州茅台“着急”之时,它的另一大著名投资者一素有“东方巴菲特”之称的但被在他的博客中频频发表时茅台的困感。

在4月22日一篇《我看贵州茅台》的博文中,但斌写道,“走在茅台路上,想起茅台的大跌还是有点郁闷,无论是原总经理乔洪出事,到现在获刑死緩,还是2009年提高消费税,包括严惩酒驾,都未对茅台股价产生过如此强烈的影响,我想主要问题是其业绩进于预期,但你却无法确切知道它业绩不佳的原因。一个值得信赖的公司,某种意义上应该是一个遗明的公司,在这点上国酒茅台是遭遇到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上海一位公募派私募则向记者表示对现在贵州茅台的“看空”观点,他认为貴州茅台的品牌树立很大一部分依赖于茅台原总经理乔洪,“在乔洪入主茅台之前,茅台品牌都快散掉了,当时卖得比五粮液便宜一大截,五粮液那时已經300元,茅台才卖220多元。但是品牌一旦树立起来,不会很快就垮掉,但終归是走下坡路,让人想起了之前的红塔山,那么强硬的品牌最终还是没落了"。

深圳一券商分析师表示,随着刘自力、杜光义等新成员进入管理层,意味着貴州茅台高管实现了新老搭配。但接下来茅台还是“袁总”当家,“精神领袖”季克良也还在,经营理念不会有太大变动。

尽管不止一位人士向记者反映了林园在4月29日投資者见面会上对茅台高管的“发难之举”,林园在5月27日参加完股东大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是对此事失口否认。他先是表示:“我当时一句话没说,”后又表示:“我根本没去。”

执着的林园将外界所有的质疑“轻描淡写”:“茅台是最好的,我不可能减持,永远不减持,这种垄断企业永远不会倒!跟领导层完全没有关系。”

而但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淡定很多,他表示自己对茅台的不满意见主要在子对公司管理层不遗明的做法。“产能一直在扩大,但是据我公司调研却发现所有经销商都没有酒卖,管理层不遗明的做法让人都不敢再对其业绩做预测。”

此外,但斌还表示,他认为貴州茅台基本面没有问题,在前期股价下跌期间对该股还曾加仓。

对其二人说的话进行分析

但斌在4月22日的博客中写道:走在茅台路上,想起茅台的大跌还是有点郁闷,无论是原总经理乔洪出事,到现在获刑死缓,还是2009年提高消费税,包括严惩酒驾,都未对茅台股价产生过如此强烈的影响,我想主要问题是其业绩逊于预期,但你却无法确切知道它业绩不佳的原因。-个值得信赖的公司,某种意义上应该是一个透明的公司,在这点上国酒茅台是遭遇到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既然无法确切知道它业绩不佳的原因,在没有确定性的前提下,还为什么要加仓呢?这就是过度自信的心理在作怪,导致其在不该有信心的事情上采取行动:加仓。

林园则说:“茅台是最好的,我不可能减持,水远不减持,这种垄断企业永远不会倒!跟领导层完全没有关系。”

林园的话中除了有过度自信的心理外,同时他的结论还不当地偏向他所要相信自已没有买错茅台的事实,这是“确认偏误”的心理错误;同时又在茅台股价事实已经下跌的情况下调适自己的态度,好让自己认同买人茅台的决策没有错,这是“自我防卫功能"在起作用;他也很可能曲解了茅台利润下跌的信息,而选择性地认为“垄断企业不会倒”。但不会倒并不等于效益好啊!如果企业管理者都像原乔洪总经理那样贪污受贿,即使不倒,但离效益下滑甚至亏损也不远了!林园在此曲解信息,好让其认同自己的行为,这是“选择性认知”和“选择性暴露”在起作用。

在此,我并非是因为茅台股价下跌就想借此批评林园的错误。因为我相信中国股市-定会有比2006年和2007年更大的大牛行情出现,到那时茅台的股价很可能随着行情的大牛而超出2007年的最高价。如果林园等-直堅持,在那时也是其扬眉吐气之日。但我不禁要问:这是林园的价值投资在起作用,还是因为行情的大牛使更多的资金进驻而推动了该股的上涨在起作用呢?如果价值投资在起作用,并且由于林园一直坚信茅台不会受大盘下跌而影响股价才持有茅台的话,那么茅台现在的股价应该超过2007年的最高价才对啊!

另外,即使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讲,他也没有掌握巴菲特这个老头子价值投资的精髓。其实,其价值投资的精髓最注重的还是一个国家体制法规的完善。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体制法规的完善才是最大的基本面,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所要注重的。而公司的价值相对于-个国家的体制法规只是小的基本面、小的价值!在我们国家体制法规还不完善的前提下,价值投资又有什么用呢?去谈具体的企业的价值又有什么用呢?茅台的资源无论多么稀缺,在行业中多么的垄断、多么的具有不可复制性,在体制法规还不完善的前提下,难道还能经得住贪污腐化者的肆意挥霍吗?看来林园等所谓的价值投资者还是缺少穿透时空的战略眼光。

另外,即使一个国家的体制法规相对完善了,经济发展也毕竟是有周期性的,也有高峰和低谷。巴菲特知道不拘泥于自己的价值投资理论而及时地抛出中国石油,而林园等中国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却不知,唉!

所以说,即使以后茅台股价再次大幅上涨,林园等也会因为没有在2008年大盘不好的时候及时抛出该股,面说明其并没有掌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善谋者谋势,不善谋者谋子”等价值投资的精髓。

现在的事实证明,由于2013年政府严厉打击公款吃喝,2013年茅台的股价是直线下跌!

代表性效应

此种偏误最常出现在牛市行情中,当牛市行情延伸时,马上就有股民、股评者及媒体认为大盘还将上涨。如当2007年10月大盘在6000点时,就有人认为中国未来将是黄金十年,大盘冲上I万左右甚至2万点不成问题,人们中的大多数都认为牛市趋势将继续下去。

同样,当大盘在2000年冲到3000多点时,就有人认为大盘将冲到了5000点、4000点,甚至超过2007年的最高点6245点。

在这种效应之下,人们会倾向于把更多的钱投人到股市中,买进更多的股票。

后见之明偏误与后悔理论

例如,当朋友买股票赚钱后,就会后悔自己当初就应该买人,并且很可能情误地(后见之明)相信在他买股票之前自已就已经知道整个市场或某个股票会上涨。在产生强烈后悔感的驱动下,又会试图纠正自我的错误,从而在股票价格稍有一点回调进就买进股票,而不去管股价高低。

心理区隔

在牛市继续上涨之后,获得高额收益的投资者会越来越多。有些人常常把通过股市投资获得的利润全部再投资这个牛市中来。社会心理学家根据赌场的一种普遍现象,把这种情形称为“用庄家的钱玩"。那些整晚赌博赢了很多钱的人会继续玩下去,直到把赢的钱又输掉为止,因为他们并没有觉得那些是实际的钱一只不过是 ” 庄家的钱”。他们在心理上把近期的收益与其余的财富区分开来,把这些收益放在一个心理区隔中继续用来赌博。

自我防卫功能和确认偏误

此种情况最容易出现在被套的股民身上。前面讲的李阿姨炒股就是十分典型的案例。开始时李阿姨的操作理念是“快进快出,获利就走",在被套后调整了自己的态度,变成“长线是金”了。这样李阿姨就通过自欺欺人的心理调整做出了似乎认同其“快进快出,获利就走”的决策。

股市中很多股民都这样,当大盘暴跌,股票被套后,就自我安慰:我就放在里边不动了,我就不信股价涨不回来。在这种不断地调整自己态度的过程中,导致股票越套越深。

展望理论

此种情况我想大多数股民都有,即当股票不涨时,即使很长时间不涨也能一直持有。但当股价突然上涨而赢利时,则惴惱不安,心神不宁。特别担心卖了后股价再接着涨,这样就会少赚。但不卖又担心股价下跌,在心慌意乱中,很可能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一冲动就把股票抛掉了。

我对此也感触很深,在我刚开始炒股时就是这样,股价一涨,自己就兴奋得不得了,但兴奋之余又有丝优虑:不知道什么时候卖,这时如果旁边的人随便说上一旬“ 你都已经赚钱了,就赶快抛了吧”,我就会马上把股票抛掉。

同化误差和选择性认知

当一只股票的市场主力想出货时,往往会有上市公司的利好出现。这时一些股民往往曲解或误解这利好信息,认为有利好股价就要上涨,结果买人,恰恰上了市场主力的当,导致被套。

适度性态度与错误共识效应

中国有句古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多时候当-群特别熟悉的亲戚、朋友、同学长时间在起时,他们的群体态度往往十分相似。同样,在股市上也是如此。我曾经在大户室中注意到这一现象,几位在一个房间的大户往往买人相同的几只股票。这样他们就会误以为在同一个房间里的人股票相同,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认为市场主力和他们的想法一致,从而高估了与他们持有相同观点的人数,这种“人云亦云”的投资理念往往会导致投资失敗。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