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炒股知识>从亏损到稳健盈利> 期货入门阶段

期货入门阶段

2019-09-12 20:01:55  来源:从亏损到稳健盈利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38分钟的时间

期货入门阶段

时间:2019-09-12 20:01:55  来源:从亏损到稳健盈利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期货入门阶段

从2001年年底到2002年11月,是我做期货的入门阶段。

1香港之旅

2001年上半年,香港的陈教授邀请我去做了6个月的合作研究,这段经历对我的人生影响深远。当时第一次跨过海关出境,到了那边一看,内地去的人挺多的,言谈中大家都觉得好像是出国了一样,因为整个社会制度是如此不同。给我感受最深的是香港人普遍热情纯朴,在全中国我看也只有农村的农民大伯能与他们媲美。其次是香港的学者整个气质、风度和内地学者截然不同,他们大多显得雍荣华贵、气度从容,而内地学者不论在内地还是在香港似乎总给人一种挥之不去的历尽沧桑的感觉。我的这种说法得到不止个内地人的共吗。

客观地说,我所接触到的香港学者对待内地去的人都相当尊重和客气,陈教授在待人接物方面的修养之好更是在本行内都小有名气。尽管如此,我还是对内地学者在香港的境况感到意外。内地去的学者,应该说都是本行内做得不错,才被那边接受过去做短期合作研究或打工的,所开出的薪水也几乎是当时内地学者工资水平的8~10倍。所以能去香港,被看成是极大的荣耀,简单地说就是“去香港发财”。可是到香港一看,这个薪酬不过是当地相同资历同行工资的一小部分罢了,而香港的物价大约是内地的4~5倍,于是怎样省钱就成了一门重要的学问,我有个胆大的同学就专门到棺材店租房子住。同时内地去香港的人往往都给自己加上很重的思想压力,除了晚上睡觉,其他时间几乎都在实验室里度过,普遍的说法是,拿了老板的钱就要做出个东西来,又时常听说某人多久做不出东西来,连续多少天睡不着觉。很多人都这么想,虽然具体工作低档繁杂一点,还是要争取老板赏识,争取以后还有机会来赚钱。这就是我所了解的“去香港发财”的真实状况。

我那时也许是心理忍耐力不够宽厚,也许是深受无政府主义的偏激思想毒害,也许是小农思想的自由散漫根深蒂固,反正我那时大受刺激:这就是“去香港发财”的真相?就是这样“低声下气地干活”来“发财”?推而广之,难道去欧美留学的人就是这样自甘低人一等地熬很多年,然后衣锦还乡?不还乡的就这样熬一辈子?不!我不想靠这种方式来“发财”!这不符合我的性格。我想要的是那种至少跟人平起平坐的生活方式和发财方式。也许我真的是那种才不及中人却心比天高的人,一趟香港之旅我得出的是和多数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我要发财!我不要留学!我不想给人打工!

然而,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在现实中怎样才能做到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2误入“期路”

从香港回来后,我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好的职业可以让你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也可以让你养家糊口,但是,一般来说单靠薪水是无法让你发家致富的:一个人要想发家致富,实现财务自由,只有两种途径,一是做实业,二是做投资。总之,必须靠薪水以外的收入。做实业需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资金门槛也较高,我那时无此能力,而做投资似乎一个人关在房子里面就可以了,启动资金可多可少,似乎天生就适合我这种人。于是我又开始关注起财经新闻来,虽然那时我没时间做交易,只能时不时看看股市行情,为再次进入股市做准备。

当时国内股市一片愁云惨雾,媒体不断揭露诸如基金黑幕、咨询陷阱等丑恶现象,这使我觉得国内股市简直是世界上最肮脏的地方。现实迫使我把目光投向其他投资领域。有没有干净一点的地方?有!这就是期货市场。把我的兴趣吸引到期货市场的是上海铜的走势。当时沪铜纯粹是伦敦铜的影子市场,晚上伦敦铜走出一个收盘价,第二天沪铜就直接跳空一步到位,一天的走势几乎就是一根直线。许多人抱怨说这样的走势使得上海铜没法做,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它最有价值的地方!也就是说,没有人能像操纵股票那样操纵上海铜的走势,而发达国家的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操纵市场的情况应该很少发生。在我看来,当我们决定要做一件事的时候,首先要看看自己是否有优势,若实在没有优势,至少要求这件事是公平的。如果既没有优势,连公平也难以保证,那还去做它干什么?

国内的期货市场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整顿,已经是规范、公平多了,此外,除了国内期货市场,还有外国期货市场和现货批发市场,而这三个市场经常是高度联动的,我不相信谁有那么大的能耐可以同时操纵三个市场。这始终是期货市场最吸引我的地方。只要公平,客观的市场规律就会发挥作用,而我终有一天是可以领悟到这些规律的,所以我始终坚信有一天我可以成功。这段话是我当时记在日记中的感想,回头再看,我的确可以自信地说,成功已经掌握在我的手中了!直到现在,我都非常强调内盘、外盘、现货三者走势的相互印证。对于那些没有对应外盘或与外盘联动性不强的品种,比如强麦、玉米和燃料油等,我总是表现出加倍的警惕。

我选择做期货主要是因为期货市场是个相对比较规范、公平的市场,但是却远远低估了做期货的难度。鲜血淋滴的教训,白骨累累的战场,任何时候去期货公司看见的九成都是新面孔。当年的那些期友,一个一个离开了此行,也不知道他们改行后在做什么。做期货难在哪里?难在杠杆作用。杠杆作用把人性中的阴暗面放大到让人无法理喻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做期货比做实业还要难得多。

我从2001年八九月份开始关注期货行情,当时国内只有很少几家公司能提供互联网行情软件,“大福星”是最好用的软件,“富远”软件还没出来,浙江天地、鲁能金穗等期货公司的行情速度最快,还不需要申请账号:期货品种少得可怜,活跃的品种只有黄豆和铜。

2001年年底,股市加速下跌,惨不忍睹,有人在媒体上撰文说,股市没得做了,大量资金转移到了期市,期货市场的春天到了。我很担心真如流言所说,期货公司很快就把开户资金门槛提高到10万元以上,就赶在春节前到期货公司开了个户。我记得当时接待我的张小姐给我讲了好多风险的道理,印像较深的是,有些话她欲言又止。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她实际上可能是想直接劝我不要做,只不过出于职业原因不能明讲而已。

3摸索前进

我虽然在2001年底开了个期货账户,却没有时间做交易,一直等到002年6月博士论文答辩以后,我才正式开始做期货。我记得第一次交易是2002年6月底做了一笔沪铜的短线交易,紧张得手心都冒汗。当时我是非常谨慎,账户上的那点钱可是我的全部身家啊!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沪铜60分钟的MACD指标很有效,在某一天早上开盘不久MACD指标的DIF线拐弯时我放空1手9月铜,很快铜价就下跌100点,我赶紧获利平仓,并且兴奋地打电话给经纪人,告诉他我第一笔交易赚了500元,他连声道贺。随后的几笔交易基本上持平。到了7月下旬,沪铜开始一波单边下跌行情我那套根据MACD指标进行判断的做法完全不行了,我甚至根本就看不懂行情,于是停止操作。由于我的交易次数少,没发生大的亏损。短暂的下跌行情结束后,我打电话给华南期货的叶松涛,向他请教,我认为他写的文章中对市场走势的判断很准。他给我讲了一通,最后连声说,“看不懂就不要操作,你做得很对!很对!”

虽然那时我也是沿用观察技术指标规律的方式来短线操作,但我已经认识到,再也不能像以前做股票那样频繁短线交易了,我已经知道自己并不擅长做短线,于是我平生第一次开始研究长线的做法。另外一个促使我做长线的原因是叶先生反复强调铜很难做短线。

在2002年八九月份的时候,我还是看不懂铜的走势,而天然橡胶的长线规律非常明显,从底部一波一波地涨上来,涨一个月,调整一个月,再涨个月,共五波。很多文章说橡胶已经走完波浪理论的上涨五波,该下跌了。不过我向来不看好波浪理论,于是完全独立地研究了一番。我在2002年9月13日的日记中把研究出的操作方法总结如下:

沪胶日线操作法(日双弯法)

1.做空:A.开仓。“双凸的第二天收盘前开仓”,即对5日均线PMA5和日线MACD之DF,若二者之一已由上升变为下降,而另一个的今日值已小于昨日值,即由今日起从上升拐弯成下降,则明天收盘前开三分一仓位;若双弯的第二天PNA5和MACD出现背离,则先暂不开仓,下面做多也如此。第次加仓:等到价位顺着预期方向变动到足以支撑两个交易日的一般亏损(变动120-150点左右)时,加三分一仓。第二次加仓:再继续变动120~150点加至满仓。B.平仓。“双凹的第二天收盘前平仓”,即若由今天起PM5和日DIF巳全部由下降变上升,则明天收盘前全部平仓,但若双弯的第二天PMA5又沿着原方向大幅变动,则暂不平仓,下面做多也如此。或者,若本次行情已经延续近1个月,则在激烈变动时平掉部分仓位(做多也如此)。

2.做多:A开仓。“双凹的第二天收盘前开仓”(同做空时的平仓),仓位控制同上。B.平仓。“双凸的第二天收盘前平仓”(同做空时的开仓)。

3.本法的操作周期,大约为28天左右,故操作极为从容,决不急于开仓,宁可慢一两天。

4.10月22日补充如下:A.开仓。(1)各月份中率先发出开仓信号的就坚决开仓,不理会其他月份影响,坚决持仓到平仓信号出现;(2)周线KDJ可以帮助判断,在KD交叉的第一周周末前,尝试只开少量仓位。B.加仓。(1)行情持续15天后不再加仓;(2)加仓在同一月份上。C.平仓。有任一月份(不管是否持有其合约)发出平仓信号,则全部清仓。

对照日线走势图可以看出,所谓“日双弯法”,顾名思义,就是若5日均线和MACD指标的DF线在几天内都拐弯,则执行相应的开平仓。客观地说,这套交易策略有其合理性,不管是在实战中,还是在编程对历史数据测试中,都表明它是一套有价值的策略。但是,当时我并没认识到止损的重要性,因此有时会造成大亏损,更致命的是仓位显然太重了,还是把期货当股票做。还有一个问题很重要,当时我没有认识到评价一套交易系统最重要的是看它的期望收益及资产增长曲线的光滑性(即持续性),而是像很多人那样饱受误导地以为最重要的是准确率(胜率)。我后来的编程测试经验表明,像这种依赖于日线的均线或其他指标的交易系统,无论怎么样调整参数,其胜率都很难大于50%,一般都在30%到40%之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一个坏系统,相反,如果能严格遵循这些系统,只要严格止损及控制仓位,则仍然可以赚大钱的。问题是很少有人能长期忍受这么低的胜率。

由于我那时没有认识到走势形态及统计规律的重要性,目光就自然只能集中在技术指标方面了。尽管如此,我开始研究长线指标及长线操作,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但是,由于我片面追求胜率,在经过几次止损以后就变成了断断续续地使用这套系统,有时又重新回到以前的那种毫无章法的乱打乱撞,还时常克制不住自己的交易冲动,即兴做点短线交易。因此,即使操作谨慎了许多,资金还是缓慢而持续地减少,我又重新陷入迷惘之中。为防止重蹈自己在股票交易上的覆撤,在2002年9月份的时候,我一边交易,一边花了很多时间检讨自己的操作性格,当时总结如下:

本人在操作上的几大顽疾:

本性上有一种很强烈的追涨杀跌欲望,总怕错过行情,明明已错过开仓机会,行情已过了大半,甚至已到末期,仍要追上去开仓,总怕失去机会!当短期行情变化迅速时,往往一阵激动,血往上一涌,头脑一发热,就什么都不考虑了,什么操作方法和操作纪律都不管了,这样就在几秒钟之内慌慌张张地开仓。或者当短线行情与自己的持仓方向相反迅速变化时,总怕它还会跌得很深,不管操作方法的平仓条件而慌慌张张地平仓。这样就反反复复出现高买低卖的行为。根源在于“贪”和“恐”。

其实和股票及其他行业相比,期货的机会真是多得不得了,每天、每周、每月都有机会,大不了就再等待两个月。错过一次机会很快就会有下一次,有什么必要去追呢!有什么必要为一次机会感到可惜呢!

缺乏耐心(贪),沉不住气(恐),是我性格深处的老毛病。

1.总希望一朝暴富,总想把所有的机会都抓住,不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不知道放弃一些抓住一些的道理。

2.操作随意。经常有一些临时的、忽发奇想的、没有经过长时间推敲的想法,然后就忍不住要由此开仓、持仓和平仓,而将原定的操作方法抛之脑后,根本不去追究与原定的方法有无关系,符不符合。

3.在交易策略、操作方法、交易对象上总是喜新厌旧,原有的交易策略操作方法和交易对象才刚刚总结出个皮毛上的规律,根本还来不及深究,更莫说做熟做透,就放在一边不管,而又兴致勃勃地寻找新的东西了。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搞透,什么都只懂个皮毛,到处犯低级错误而大量赔钱,每一个错误都是新的。甚至刚刚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都是只有兴趣写,而无兴趣反复看。

这种行为本质上是极度贪婪和浮躁的表现。

做一件事就要专心地、深入地做好做透!反反复复地查看过去的投资记录,把现有的整套策略、方法做熟做透!

4.我发现数年来看盘、研究期货、股票时的心态与做学问时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做学术研究、看学术文章时,我的心态是一种很宁静、很安详的感觉,没有紧张不安,没有激动和浮躁,感觉思维活跃部位是在咽喉部。而当看盘、研究走势、看评论文章时,却全然没有了那种宁静安详的感觉,代之以一种激动、不安、放心不下、又有点兴奋、紧张的感觉,很容易演变成明显的浮躁、高兴或沮丧、烦燥,很明显,这时的思维活跃部位是在前额(血往上涌),而且这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一不留神又过了一天,井且感到极厦疲劳。这种感觉还导致对自己的操作方法严重缺乏自信,每一分钟都想看盘。正是这种心态导致我又愚鑫、又辛苦、又失败。

不看盘就老是放心不下,心里老惦记着它,搞得其他事情都儆不好这是一种极度缺乏自信的表现。

把期货交易当作学术研究来做,寻找那种宁静安详的感觉和意识部位!5.在上述缺乏耐心等待机会(贪)、沉不住气(恐)、缺乏自信、操作随意、喜新厌旧、缺乏宁静安详感的综合作用下,经常犯不区分事实与猜测的错误。事实就是事实,猜测就是猜测。本来在制定交易策略时,所依据的是事实,但执行起来经常不愿耐心等待事实信号的出现,而在客观信号出现前,就主观地根据现在的运行态势对将来作出猜测,然后根据这个猜测来执行交易,而这种在“贪”和“恐”作用下的猜测往往是毫无根据的。或者有时事实信号明明已经发出,却又在一种临时的猜测下不去执行。这就导致交易的执行不是依据事实,而是依据猜测。这种错误发生得太频繁了。

坚持依据事实来操作,不见兔子不撒鹰。

6.当连续亏损几次后,就进入麻木状态,不愿看资金报告,不愿具体分析失利原因,烦燥和逃避的心态很严重。然而却仍然麻木地交易着,不愿停手、休息、反省一段时间。事实上正是在这段麻木的时间内,亏钱反而是最多的!连续四次亏损就要暂停、反思一阵!

7.受以前做股票的影响,对基本分析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总幻想找到一个万能的技术指标。基本分析的能力几乎是零!不能够从一些表面上相互矛盾的资料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8.长期的、慢速的获利意识远远不够。虽然大道理上懂,实际上在潜意识深处,却仍旧期望迅速发财、一夜暴富,这种本能的冲动仍然极其强烈,仍然时不时在操作上表现出来。我深深感到,这种强烈的欲望是无法用大道理、用理智来抑制的,一有机会它就无孔不入地影响到我的行为和心态,打不死它!这样吧,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每周买一次彩票,把欲望引向彩票,把寄托引向彩票!希望这样可以减少它对期货操作的干扰。

9.喜欢短线交易也是我内心深处一种很强烈的冲动。尽管长期以来我的短线交易做得很糟糕,却是一坐下来看盘就有强烈的交易欲望,好像一两天不交易就浑身不舒服,每天不进进出出几下就很不过瘾似的,高兴时想交易两下助兴,苦恼时也想交易两下解闷,总之,横竖都要交易!这样吧,欲望只可引导不可强压,以后一看盘就打开联想拖拉机,一手痒就玩几盘拖拉机过把瘾!

这就是我那时对自己交易心理的细致检讨,相信很多读者从中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同时我也相信,凡是不亲自下单交易的人,包括分析师,都写不出这些反映自己心路历程的心理描述来。回头看看这些日记,不禁很有感慨,要克服人性的弱点是多么的艰难!一个人总是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克服自己的缺点。那些老毛病,多年以前我就自己指出来了,却总是反反复复地发作总要在熬了很多年以后,忽然有一天心头一悟,从此就几乎不再犯了。现在,这九大顽疾在我身上几乎绝迹!看盘时从容淡定,一天不看都不担心什么我的交易都是按照规则按部就班,再也没有临时即兴的交易:即使有高手跑来说把他的“秘诀”免费告诉我,我也一笑了之:我不再大亏,我不再连续很多次亏损;我不再企图寻找一个万能的技术指标和交易系统:我不再期望一夜暴富,而是强调稳定获利,要长期做下去…

交易员对自身缺点的改正与对市场规律的正确领悟是紧密相连的,因为有些亏损是源于对市场规律的不正确理解,另一些亏损却完全是源于投资者自身性格上的缺陷,还有一些小亏损是市场规律的随机性所内在要求的,即使你不犯任何错误,你还是经常面临这些小亏损,你惟一所能做的就是愉快地接受它们。而这三者总是错综复杂地缠绕在一起,要在市场中熬很多年(比如说6~8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才能区分它们,进而改正错误。这就是交易经验的不可替代性!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就是“悟”的临床操作性。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悟”是个很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过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可是在我看来,你只有把“悟”变成一个具有临床可操作性的过程,然后再重复操作它,若干次后你就能成功地克服性格上那些反复发作的老毛病了。否则单靠那些缺乏操作性的大道理硬压,就像用地毯把一堆垃圾掩盖起来一样,迟早它还是要冒上来的。比如,我内心深处渴望一夜暴富,那我买彩票:我手痒难耐,那就玩扑克牌;我不愿止损是怕丢脸,那我不跟其他人谈行情,不告诉别人是买是卖:我不愿止损是怕“万一明天又涨上去不就亏了”,那就告诉自己,我要赚的是一波几个月的大行情,万一重新涨上去我就追进去,我不贪这一两天的小便宜:我有“恐高症”,那我统计一下,典型的行情会走多久、多远,然后这些数据会告诉我,刚好买在顶部的概率是多么的小…值得庆幸的是,也许是吸取了做股票时的教训,我从一开始做期货时起就较好地执行了及时止损和少做短线这两条纪律,这使得我能够在几年的摸索期内资金是缓慢地减少,而不是很快爆仓出局,这样我才有机会在实战中积累宝贵的经验。

2002年10月中旬,我觉得叶松涛先生的沪铜投资报告写得很好,于是也参考着写了一份《沪胶、沪铜投资计划》,篇幅较长,提纲如下:

1.投资理念

2.沪胶运行特点

3.沪胶投资策略及操作方法

4.沪铜运行特点

5.沪铜投资策略及操作方法

在“投资理念”一节,我写道:

(1)投资就是机械地严格执行投资计划的简单、呆板而乏味的过程;

(2)投资是马拉松,既要动,又要慢,决不能快;

(3)坚决抛弃一朝暴富的念头;

(4)先把投资看成是多了一份重复性的劳动的有几千元月薪的工作;

(5)投资不宜每天进进出出地买卖;

(6)坚决不预测行情走势。

现在看来,这几句话是过于抽象、过于简单,而不够全面,但是这表明我已经开始关注系统化交易了,已经开始注意要跟踪而不是预测行情走势了,这是交易与分析的重大区别。这也是我在交易理念上的重要进步。在“行情与评论的关系”一节,我写道:

在行情初期,有一些日评支持行情,而不支持行情的日评更多,接着,随着行情迹象越来越明显,较敏感的日评们纷纷转而支持行情,此时行情一般走了三分之一左右,再接着,一些周评和技术分析的长文出现了,一致支持行情,此时行情往往走了一半,再接着,一些分析基本面的长文出现了,此时舆论齐声一致支持行情,但行情往往已经走了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甚至接近尾声了,到最后,就在所有媒体甚至新闻节目都在异口同声支持行情时,行情却开始停滞了,甚至很快就流露出反转的迹象来。

在“基本面与技术面的关系”一节,我写道:

对大品种(如铜),基本面的作用更大,对小品种(如胶),技术面的作用更大,要重视基本面!基本面分析指出了价格走势的最大可能是什么,但这仍然只是属于一种猜测,一直要等到技术面发出了事实上的操作信号,才可入市操作。如果基本面和技术面出现矛盾,而且这种矛盾持续一段时间,那么必须以技术面为主,也就是说,只有技术面才是最后的裁判官,因为我们必须承认背后可能存在我们所不知道的其他基本面因素在发挥着作用,我们必须尊重市场走势。

在“沪胶与日胶、海南胶的关系”一节,我写道:

9月19日沪胶大跌,而在这之前日胶、海南胶已经先后见顶。国内期货、国内现货、外盘期货三个市场中,只有三者走势都完全相互印证,才是最安全的开仓时机,而只要一个市场走势开始不合预期,则要减仓,只要两个市场走势不合预期,则要马上完全清仓出局。

即使现在看来,这些观点也完全是对的,它们标志着我开始关注市场宏观的、整体的结构,只不过我当时仍然只关注空间结构,尚未来得及关注时间结构。

然而,即使作了许多反思、总结,由于我未认识到行情走势的时间结构的重要性,再加上在投资理念上的种种误区,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我仍然是亏多盈少,错过大行情更是家常便饭。

我的期货交易中第一次错过的大行情是2002年10月到2003年3月的上海天胶大牛市,沪胶从10000元涨到15100元每吨(图1-1)。在2002年10月下旬之前,沪胶经过5浪上涨,从每吨6500元涨到每吨10000元,涨幅惊人。9月和10月,一些分析人土纷纷看空后市,认为从波浪理论看,5浪上涨已经非常充分了,该见顶了。另外从基本面分析看,产区成本最低7500元,销区用胶企业最高可以接受价格为9500元,因此天胶的内在价值约为8500元,较合理波动价格为7500~9500元,实际上受大资金影响,可能扩大到极限6500-10500元,因此基本面也不支持价格再大幅上涨。但是,天胶却在一片看空声中只小幅下跌了一个月,10月下旬就重新上涨。我当时也不是坚定地认为天胶会下跌,因为那时我对行情的整体全局走势并不看重,仍然只埋头关注非常局部的操作,因此注定是要错过这轮大行情的。10月25日我写道:这几天沪胶强劲上攻,由于前几天的连串失误,导致本轮行情踏空,至今仍无仓位,也不好再追高开仓了,干脆休息,反思一个月。

反观自7月份以来的沪胶走势,其实,如果能严格执行“日双弯法”,则

图1-1 2000年1月到2003年3月的天胶大牛市(局部)

图1-1 2000年1月到2003年3月的天胶大牛市(局部)

操作起来是简单而成功的,但为什么实战中却屡屡失误不赚反亏呢?主要是干扰太多而经常偏离日双弯法所致。本来是简单而成功的操作,因为考虑了太多的外来干扰变得复杂而失败。

A.来自短线交易的干扰。由于时不时忍不住做短线,经常不知不觉中用短线思维代替了既定的长线操作法,从而反反复复地做出错误的买卖。

B.来自期评的千扰。期评永远都有相反的意见,整天热衷于讨论是反弹还是反转,何时见顶见底,原因是什么,将来又会如何。其实这些都是猜测,因为这些论断都是事后才能判断其真伪。当我对某一操作感到犹豫时,经常忘了原定的操作方法,而将这些属于猜测的理由作为根据。今后要注意区分市场报道与评论,报道还可以看,评论不看也罢。

C.来自经纪人的干扰。与经纪人通了电话,他们的看法可能与自己不同,但不一定正确。然而,这往往使我犹豫不决,对自己的操作方法怀疑起来,左右摇摆。这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作为,长期不采取行动,一会儿担心错过行情,一会儿又担心买在最高位,如坐针毯,心态坏极。

10月27日补充:来自预测的干扰。担心失去大行情,所依据的是什么?是预测!判断目前尚未走完的行情是反弹,认为其不会太高,所依据的也是预测!盼望新的转折行情来临,所依据的也是预测!一天到晚充斥期评中的也是对将来走势的预测!可是做期货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千万不要去预测行情的走势!因为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人能准确预知未来的。去预测走势,就会陷入主观偏见,从而将操作基于猜测而不是基于事实之上。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在还没看见之前千万不要去预测是山还是水!

尽管当时没赚到钱,可是这些检讨却基本是客观的。所谓知易行难,当投资者的整体修炼的时间、经验和境界还不足够的时候,即使他曾经极其郑重地总结下若干条非常正确的投资纪律,以后还是会反反复复地违反。那个时候我尽管有一个刚好是很合适的交易系统,却并没有严格执行,原因就是我并未认识到规则就是命门,严守规则就是严守我的命门!还有两点我当时也没有认识到,这是直到几年后我才修正过来的重大理念性错误,正是这两个理念错误,使得我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大行情。其一是追求开平仓点位的精确性。直到现在,我还经常听到经纪人称赞“马博开仓的点位真是准!”,我听了心里一笑,我哪里准啊!我既没必要准,也不可能准,我所能把握的只是行情的总体趋势,具体交易细节那是充满了随机性、突发性的,没必要追求这点小便宜。其二是从做股票时我就根深蒂固的观念,“已经涨上去了就不要再去追”“宁可错过一波行情也不要去追涨杀跌”。这是极其害人的观念,什么叫“已经涨上去了”?创新高后第二天算不算?第二周算不算?我那时是极端到如果行情上涨了三四天我还没进场,就算是踏空了,就认为不宜再追了。现在看来是一种极端的恐高症,它导致我长期不敢做单边行情,而老躲在箱体里做其实是难度最大的振荡行情。

整个11月上旬,我都认为自己已经错过行情不宜追高了。其后,天胶小幅横盘两个星期,于11月28日再创新高,从此一飞冲天。我还是重复那老模式创新高第一天没赶上,第二天、第三天犹犹豫豫,第四天就痛心疾首地宣布已经错过行情,不宜追高了。

2002年11月15日,我在苦闷中寻思道:行情软件就像老虎机,时时刻刻看盘就像时时刻刻给老虎机投钱,既不断亏钱,又没时间思考,还经常违规操作,别的事也做不成,不如搞个软件,限制看盘时间!

谁知这一尝试,我的编程时代开始了。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