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热点专题>科创板专题> 瑞银亚太区投行部主管:科创板有望成券商新增长点

瑞银亚太区投行部主管:科创板有望成券商新增长点

2019-03-27 09:22:01  来源:科创板专题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8分钟的时间

瑞银亚太区投行部主管:科创板有望成券商新增长点

时间:2019-03-27 09:22:01  来源:科创板专题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A股券商收入在连续两年多处于下滑状态,从年初到现在,可以看到还是一个比较艰难的市场,我们感觉今年科创板会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3月25日傍晚,瑞银亚太区投资银行部主管金弘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科创板有望成为券商新的收入增长点,“我们也会积极配合,希望能在科创板成功推荐几家优质企业。”

科创板有望成券商新增长点

“外资现在占整个证券市场的量相对小,但是我们发现,随着外资持股比例放松及MSCI纳入A股,外资金融机构除了要投资股票以外,很多也在考虑通过设立机构或并购的方式参与资产管理业务;此外,保险业是非常活跃的市场。”金弘毅说,外资的力量,未来“会逐步在A股市场发挥出来。当然,这个过程会相对较长。”

瑞银集团于2005年通过重组北京证券进入中国,长期以来持有合资公司瑞银证券25%股份。2018年,在中国加速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瑞银集团增持瑞银证券股份至51%,成为控股股东,使后者成为国内首家外资控股券商,并拥有全牌照。

对于近期市场热议的“保荐+跟投”制度,瑞银证券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刘文成表示,这或将是一个起步阶段的过渡性政策,未来随着中国投资者结构变化及越来越多的企业登陆科创板,“跟投的政策或会逐渐再进行评估”。

外资投行估值或更具优势

市场翘首以待的科创板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最新的重大进展为:上周五,上交所公布了首批9家已受理公司名单。

其中,监管部门所推行的“保荐+跟投”机制颇受市场关注。该机制下,保荐机构需安排相关子公司,在不参与询价与定价的情况下,通过自有资金参与发行战略配售,并设置一定的锁定期。

“整个全球市场是没有跟投制度的,香港90%以上的股票都是向机构投资者配售,不需要保荐机构跟投把这个定价牵制下来,因为机构投资者自己的定价能力已经很强了。”对这一制度的成因,刘文成从投资者结构差异的角度分析称,另一方面,由于科创板很多公司尚未实现盈利,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做保荐的券商比较清楚,“相当于把自己的钱给押进去了。”

他认为,这将是一个起步阶段的政策,“在实施一段时间之后,随着中国投资者群体结构的变化,随着科创板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之后,跟投的政策或会逐渐再进行评估。”

与跟投制度息息相关的,则是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定价难题。在传统的A股上市项目中,23倍市盈率已成为默认标准,而带有向注册制过渡使命的科创板,则需直面这一问题。

“现在科创板有几套指标,可能公司的盈利模式也还不是特别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对他进行估值,特别是新经济的情况下,这个估值可以说是世界性的难题。”刘文成表示,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诸多经验的外资投行,将在估值方面更具优势,“因为之前很多的科创板企业去了香港,去了美国来发行。”

金弘毅表示,国际上对尚未盈利的公司,有包括现金流折算或销售额等多种估值标准,但“很难很科学地界定,哪一个标准一定对”;不过,最终市场将调节估值,“你之前定高了,投资者亏钱了就不买了,你接下来的案子,就一定要用折让去卖,这在国际上,应该说都有很多现成的案例。”

如何应对债券发行价格战?

据刘文成介绍,瑞银证券境内投行业务团队分为股票资本市场(ECM),债券资本市场(DCM)和并购(M&A)三个,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地区,“我们是按照行业化来进行分配,分为八个行业组,和亚太、全球的行业组业务上有对接的关系,并实现行业全覆盖。”

尽管本土券商不如商业银行那般强大,但本土券商具备一定人力成本优势,且数量众多,强龙能否敌得过地头蛇,亦是市场颇为关注的重点。例如,债券承销这一券商重要收入的来源,国内130余家券商缠斗已久,近年来行业内不时传出“价格战”的消息。

“某些公司费率确实是下滑了,特别是跟国企相关的项目。”对此,金弘毅表示,瑞银证券的应对策略是通过综合业务维护及拓展客户,一方面,有一些长期的客户,不是跟瑞银只做这一单发债的业务,双方还做了包括股票、并购在内的其他业务,这项瑞银会继续;另一方面,也在挖掘一些非国企的新客户,特别是A股上市的中大型民营企业,随着他们的规模增长,有更多的跨境需求。而且,这些企业看到了国际投资者A股市场买股票,也希望跟国际上多一些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14日,香港证监会对瑞银香港、摩根士丹利亚洲、美林远东、渣打香港四家投行开出高额罚单。其中,瑞银被处以3.75亿港元罚款并吊销保荐牌照一年。

“对内地的业务绝对不会有影响。”3月25日,金弘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香港证监会的处罚系旧账。有好几单都是在十年前已经发生的事情。十年来,从人事、制度等各种环节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说这是对历史问题的一个句号。且处罚仅限于仅限香港市场的保荐人资质,其他的承销业务,包括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簿记人,或者是财务顾问,在香港我们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