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携程团队和首旅集团经过半年的谈判达成一致,共同创立如家快捷酒店,新公司里携程股份为55%,首旅股份为45%,启动资金1000万元。携程、首旅按照股权比例出资,合资公司从首旅租下4家建国客栈的15年使用权。尽管双方达成了合作,但资金仍然是个问题。
做酒店需要的资金不是小数目,好在这个曾经创造携程神话的如家创始团队(季琪、沈南鹏、梁建章、范敏)对于资本市场的操作方式了如指掌,作为如家股东之一的携程旅行网更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风险投资带来的好处,因此,为如家引入风险投资是其管理团队考虑的第一个目标。最初,如家找到了与携程素有渊源的章苏阳,但IDGVC并不打算投资如家。
2003年年初,北京中粮广场IDGVC总部召开的年会上,风险投资家们在讨论过去一年的风险投资动向。一直以来,风险投资和高科技总是如影随形,但是在2002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部分高科技公司都还在苦苦挣扎,相反,那些离传统行业越近的风险投资都活得很好。季琦也参加了这个年会,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中国不能搞纯粹的IT.受到季琦的启发,会后章苏阳等人立即去现场考察如家,此时如家快捷酒店已经成功运营了七八个月,并实现了盈亏平衡,最终IDGVC决定投资如家,另一家风险投资商美国梧桐投资公司也看好如家。
在创建之初,如家就定下了境外上市的目标,熟悉资本市场运作规律的如家创始团队采用的是“海外曲线IPO”的方式,为实现这一目标,2001年5月,如家快捷酒店管理公司(香港)建立。2002年7月,如家快捷酒店管理公司(北京)建立,并开始运作。
(1)第一轮投资
2003年2月,IDGVC和另一家风险投资机构AsiaStar IT Fund (由美国梧桐投资公司管理)对如家(香港)进行第一轮私募股权投资。IDGVC以每股46.40美元的价格获得32 328股可转换优先股,涉及融资金额150万美元。AsiaStar IT Fund则购买53 879股,涉及金额250万美元。
2003年4月,如家(香港)的董事会通过了以1:200转换优先股的决议,IDGVC拥有如家6 465600股优先股, AsiaStar IT Fund则拥有10 775 800股,并协定这些优先股将在如家IPO时自动转换成普通股。
(2)第二轮投资
2003年11月,IDGVC及AsiaStar IT Fund对如家(香港)启动了第二轮私募股权投资,每股0.3309美元,IDGVC 获得如家906 617股可转换优先股,涉及融资金额30万美元。AsiaStar IT Fund获得1511 028股,涉及融资金额50万美元。
这样,通过两轮投资, IDGVC共投资如家180万美元,合计持有如家不到20%的股份,AsiaStar IT Fund共计投资300万美元。投资期内不分红,IDGVC副总裁章苏阳出任如家董事。这一投资条件是由如家提出的。至此,如家酒店连锁公司的股权结构中,以旅游业巨头首旅集团、两家风险投资商及如家管理团队三方形成基本均衡的持股比例。时任如家CEO的季琦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股权结构,没有哪方占优势,也没有谁被忽略。
(3)第三轮投资
2005年1月,另一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向如家抛出了橄榄枝,以每股1.531美元的价格获得3265 841股可转换优先股,共投资5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