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经济学术语>通货紧缩> 通缩能起到强化国家的作用吗?经济萎缩的国家为何没有出现通缩?

通缩能起到强化国家的作用吗?经济萎缩的国家为何没有出现通缩?

2018-09-20 12:45:38  来源:通货紧缩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1分钟的时间

通缩能起到强化国家的作用吗?经济萎缩的国家为何没有出现通缩?

时间:2018-09-20 12:45:38  来源:通货紧缩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学院历史和国际事务教授、佛罗伦萨欧洲大学学院历史学教授。

一定程度上,金融业的历史就是努力寻求一种稳定而安全的价值尺度的历史。在这个不可预知的世界里,它就像所有对确定性的寻求一样,似乎注定要失败。最近一阶段的金融危机鲜明地凸显了它的这种脆弱性,因为这场危机击垮了“我们能够为资产准确定价”的任何一点信心。现在,许多人深信这一缺陷是金融体系所固有的。不仅如此,关于价值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暴露了隐藏在我们政治秩序中的深刻问题。

从前,金属货币为价值问题提供了一种不方便也不尽如人意的解决方式。其不方便在于,黄金对日常交易来说显得太笨重,而白银的价值又太低,不适合大额交易。

通缩能起到强化国家的作用吗?经济萎缩的国家为何没有出现通缩?

此外,受新发现矿藏的影响,金属货币的价值容易发生不可预知的波动。来自美洲新大陆的白银,在16世纪就曾引发持久的通胀。19世纪中叶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以及半个世纪后阿拉斯加、南非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也都曾导致温和通胀。而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缺乏此类新发现曾导致温和通缩。

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得出结论,纸币更易于控制也更稳定。这一以成熟稳定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为基础的革新,改变了20世纪的面貌。然而,由于滥发纸币对政府是一种强烈诱惑,这一革新起初曾导致相当不稳定的后果。

20世纪的大多数时间,先前的温和通胀被严重通胀取代,因为许多政府过度发钞。

好在到了20世纪最后20年,兴起了一场智力革命。人们开始相信,将货币政策托付给具有独立性的中央银行这一举措,是制衡滥发纸币这种政治冲动的绝佳方式。在美国,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设计了一套抑制通胀的长期措施,并从1979年起成功实行。欧洲则通过实现货币一体化和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由后者管理其新货币欧元,收获了同样的经验。

由此,“货币稳定性问题已经解决”似乎成了一个可靠的前提,人们便以为尽可以把资产叠加起来,以之为质,大举借债,而且越借越多。但次贷危机爆发后,尤其是雷曼兄弟破产后,有关损失规模不明这种系统深处的不确定性,令金融资产出现大范围瓦解,致使上述前提遭到动摇。

由金融危机触发的通缩极具破坏力。它比通胀更难对付,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利率最低只能降到零这一技术性原因。利率越趋近于零,货币政策就越有麻烦。政策工具不再见效。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不断扩张,但价格继续下跌而不确定性加剧。

通缩之所以是一个大威胁,消除通缩之所以比对付通胀更棘手,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在通缩中,并不是所有价格都下跌;尤其是债务并不会随之调整,因为它们是固定在名义价格上的。

通胀和通缩对债务的效应截然不同。通胀会降低债务的实际价值,在许多人和公司感觉起来,就好比小口呷香槟,会产生一种轻飘飘的美妙眩晕——他们的负担减轻了。

通缩则相反,它会加重债务负担,感觉就像盖着灌了铅的被子一般透不过气来。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大萧条时期,经济学家欧文·费希尔(Irving Fisher)准确地描述了所谓“债务通缩”(debt deflation)过程:贷款人担心其资产质量恶化,纷纷要求收回贷款,迫使借款人将资产变现。那只会进一步压低资产价格,从而导致更多的惜贷、破产和银行失败。

对通缩的政治反应通常是强化国家的作用。在常规市场运行的框框内应对通缩是不可能的事情。私营机构都已是极其厌恶风险,不愿再持有债权,只能依靠国家来接手所有的债权。不过,经济学家把由此而来的国家干预抽象地描述为扩张“总需求”,遮蔽了一个事实,即政府只会向某些领域花钱,也只会救助某些企业和个人。

债务通缩的整个大气候是稀缺性,因此救助行动有所偏向就会引发激烈的政治辩论。这种情况出现在最近的一系列讨论中:救助汽车工业在分配上会造成何种效应?人们普遍认为对冲基金是近年来金融生态恶化的罪魁之一,它们究竟该不该有权申请美联储的紧急信用额度?

最近,人们常常援引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遭遇来作比较,那就是经济学界所谓“失去的10年”,它也瓦解了当时日本的执政党——自民党的执政正当性。大萧条所导致的后果则更严重:通缩横扫东欧和拉美,所激起的政治反响摧毁了主导的地区秩序,还颠覆了若干民主政权。

在新的不确定性出现时,20世纪的典型回应是国家主义。若连国家主义也黔驴技穷,代之而起的往往是一种更老派的反应:反对市场经济,胡子眉毛一把抓地谴责所有债务和债务工具。说真的,在各国政府手忙脚乱地应对当前危机之际,我们应当记住:通缩不仅会导致激进的反资本主义,也会使人们对任何形式的经济或政治组织产生深刻的敌意。

经济萎缩的欧元区国家为何没有出现通货紧缩?

环球外汇7月23日讯后金融危机时代最大的一个谜团是,当大多数欧元区国家在经济从峰值大幅萎缩后,这些国家为什么没有出现通货紧缩?

西班牙国内生产总值(GDP)较金融危机之前萎缩了5%,葡萄牙、爱尔兰与意大利分别萎缩了5.6%、6%以及6.8%,希腊的萎缩幅度则达到了惊人的20%。

欧元区实力最强的经济体正在面对发达国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而实力最弱的国家则在可匹敌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的困境中苦苦挣扎。

但即便如此,除了2009-2010的爱尔兰以外,欧元区所有国家的全年通货膨胀率自危机以来一直维持在正值水平。

对于各大央行的决策者们来说,通货紧缩一直是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长期的通货紧缩令日本经济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受日本经济遭遇的启发,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在2002年做出了一篇有关如何避免通货紧缩的演讲,这篇演讲从此成为央行寻求避免紧缩困境的模板。

从表面看来,欧元区应该最有可能成为陷入日本式通货紧缩的地区∶欧元区国家经济不仅相继出现萎缩,同时欧洲央行(ECB)也因为政治因素而缩手缩脚,未能采取伯南克在演讲中主张的大规模货币政策措施。

但为什么这些国家没有出现通货紧缩呢?

法国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局(Insee)的Nicolas Jegou与Anna Testas近期发表的一份报告可以提供一些答案。

1.首先是税收上调的问题。

欧元区各国政府寻求通过增税来弥补福利成本上升与收入下降导致的预算缺口,剔除消费税上调影响的通胀水平会有所降低。此外,与欧元区核心国家相比,西班牙还存在能源价格较高的问题。

2.企业对实际工资下降的应对措施也是一个因素。

在西班牙,企业将实际工资下降视为扩大利润率的机会。而在意大利,虽然该国生产力水平不断下降,但是企业不愿挤压利润率,因此使得物价水平存在上行压力。

不过,上述这些因素的影响力或正在减弱。

通胀数据显示,爱尔兰6月份物价同比仅上升0.6%;希腊出现0.3%的通货紧缩;意大利通胀率为1.4%;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胀率分别?1.2%和2.2%。

欧洲央行主席德拉基(Mario Draghi)此前已经强调,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是对称的,换句话说,向上或向下偏离这一目标都不好。而日本的经验还告诉我们,经济体一旦滑入通货紧缩,无论决策者使出怎样的解数,这个国家都难以摆脱这一困境。

关键字: 新大陆
来源:通货紧缩 编辑:零点财经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