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经济学术语>通货紧缩> 日本出现通缩的原因有哪些?日本是如何学会适应通货紧缩的?

日本出现通缩的原因有哪些?日本是如何学会适应通货紧缩的?

2018-09-19 21:41:04  来源:通货紧缩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5分钟的时间

日本出现通缩的原因有哪些?日本是如何学会适应通货紧缩的?

时间:2018-09-19 21:41:04  来源:通货紧缩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日本央行最近一次的议息会议决定维持目前的货币政策不变,并再次推迟了实现通胀目标的时间。7月28日,这次会议的摘要对外公布。摘要显示,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和通胀预期并不稳定,实现物价目标水平的动能存在,但不够稳固,将需要更多时间才能达到2%的通胀目标。该行预计物价可能将在2019财年前后接近2%。这已是日本央行第六次推迟通胀目标实现时间。

其实,除了通胀之外,日本的其他经济数据大多是不错的。比如日本6月家庭支出较上年同期上升2.3%,为16个月来首次上升,且创2015年8月以来最大同比升幅;6月日本失业率降至2.8%,求才求职比连续第四个月上升,为1974年2月以来最高;日本经济今年第一季度环比年率为增长1.0%,为连续第五个季度增长。这似乎都印证了日本央行对于经济“正在温和扩张”的判断。

然而,一个通胀数据却让日本央行不敢怠慢。统计显示,日本6月全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仅上升0.4%,较上月则持平,仍远低于日本央行2%的通胀目标,从而凸显通胀仍顽固地处于低位。

日本央行已经实施了四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些政策虽然让长期停滞的日本经济出现一些起色,但通胀表现依旧疲弱。在“经济物价形势展望报告”中,日本央行降低了物价指数走势预测,将2017年物价指数从1.4%降至1.1%,2018年物价指数从1.7%降到1.5%,2019年从1.9%降到1.8%。认为日本经济难以摆脱通缩的理由有很多。比如,日本央行就认为,造成物价疲软的主要原因是消费低迷导致企业很难提高价格。而消费低迷的原因又包括收入增长预期不足、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等等。不过,近来有一些关于造成日本通缩的理由多少有些“奇葩”。 

理由一:自动化程度提高了。 

日本是一个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成本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也会直接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升。然而,日本企业一直采用各种方法来消化这种成本上升,其中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就是方法之一。 

日本企业的自动化程度一直是比较高的。近来的一份调查显示,日本中小企业正在加大投资购买机器人或类似设备,以提高自动化程度。经济产业省经济产业政策局主管井上诚一郎表示,正是由于劳动力短缺,造成日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用于提高效率的资本支出比例日渐上升。 

由于自动化程度提高,日本企业用机器完成了大部分原本需要人力完成的工作,这就可以抵消掉人力资源上涨的成本压力,从而保证企业成本不会过快上涨。这样一来,企业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也就不必大幅上涨,以此保证销量。 

这对企业来说可能是好事,可对于物价指数的提升来说绝对不是好事。由此导致通胀率保持疲软,这理由可算得上“奇葩”了。 

理由二:电商兴起。 

同样涉及到商品价格,另一个“背锅侠”是电商。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分析,亚马逊等以折扣为号召的电子商务公司兴起,迫使日本零售业者跟着降价,破坏了该国长久以来一直在寻求稳定通胀的完美条件,这是造成日本一再推迟达成通胀目标时间的部分原因,并认为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正面临“亚马逊效应”的新难题。 

有日本零售商表示,电子商务让竞争变得更为激烈,网络零售商压低售价等消费趋势,让日本20年来物价下跌的现象无法停止,通胀率很难回到正轨,“终结通缩是个巨大的幻觉”。虽然电子商务在日本零售销售中的占比仍不到6%,但电商业者对价格制定的影响力远超过其市占率,因为零售销售额几乎持平,而电子商务销售额年成长率却达8%~10%。 

分析认为,正是这种情况导致日本经济虽然在复苏,但物价上涨没有跟上。 

不管理由能不能成立,日本通胀率难以如愿的确是事实。不过,对于日本的通胀来说,也不完全都是坏消息。比如,在议息会议的摘要中,日本央行没有采用以前延期物价指数上涨目标时追加金融缓和政策的做法。因为在世界经济复苏背景下,出口增加可能带动设备投资和消费复苏。加之近期日本汇率稳定使企业受益,同时用工缺口增大,企业加薪将有可能带动物价上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日本是如何学会适应通货紧缩的?

本·伯南克(Ben Bernanke)自2002年赴美联储上任以来,就一直在宣讲通货紧缩的危险性,而且还经常拿日本作为典型案例。当美联储在去年11月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时,这位央行行长就提出希望能避免遭遇此前曾给日本经济带来沉重打击的灾难。美国商务部2010年12月22日的报告显示,不包括食品和燃料的美国消费者价格正在以自1959年到达峰值以来最缓慢的速度攀升。

不过,人们很奇怪,通货紧缩综合症究竟是如何在日本结束的。日本人感觉不到那样的威胁了。“人人都知道通货紧缩不利于就业、不利于经济,但渐渐地家庭和公司开始适应它,”东京富士通研究所(Fujitsu Research Institute)的高级经济学家马丁·舒尔茨(Martin Schulz)说。

通货紧缩即工资和商品、服务的价格稳步下滑有许多负面效应。即使家庭收入在不断下滑,人们还是要设法偿还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以及其他债务。此外,随着房产价值下降,消费者的退休金也不断缩水。与此同时,公司无力为员工涨工资,这也给公司的利润增长带来了压力。

不过,日本人也从中发现了通货紧缩的益处。2009年,日本人的月均收入下降至31.5294万日元(约合3800美元),这是日本政府从1990年开始跟踪工资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并不是说我得到了什么涨工资的承诺,”Momoko Noguchi说。这位24岁的东京居民依靠两份兼职工作过活,她会在本地的100日元店(相当于美国的1美元商店)购买从指甲油到餐盘的所有商品,而且她的午餐费用从不超过400日元。“我希望价格继续下滑。”日本央行的调查结果显示,4/5的日本人认为开支上涨会“产生不利影响”。

面对Noguchi这样的消费者,日本的公司实际上也加速了通货紧缩的形成。零售商“投入大量精力,提供低价格、高价值的产品”,东京TIW公司分析师Naozumi Nishimura说,“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些有利的影响。”

为了帮助扭转同店销售额连续7年下滑的态势,麦当劳在日本的分支机构麦当劳日本控股公司在2005年推出了100日元菜单。这家连锁店售价100日元的汉堡包在1990年时卖210日元。“我们希望顾客知道我们已经发生了变化,”该公司驻东京的高级市场营销经理Kazuyuki Hagiwara说。自从推出低价菜单之后,该公司的同店销售额连年攀升。近3年来,麦当劳在日本的市场份额重新回到17%。

公司采取的降价措施帮助日本消费者适应了通货紧缩的局面。一份日本内阁府的调查结果显示,普通日本家庭拥有1.4部汽车和2.4台彩色电视机,大约比1990年多出1/4。通货紧缩使物价从1990年的峰值降下来,从而帮助了购房者: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的年度数据计算发现,近20年来日本的住宅用地价格年均下滑2.9%。

现在到了周末,高尔夫爱好者只需花2.68万日元(约合324美元)就可以带个球童在小鲍比·琼斯(Bobby Jones Jr.)设计的、距东京市中心一个半小时车程的橡树山俱乐部(Oak Hills Country Club)打球。该俱乐部的代理经理Katsutoshi Ohira说,20年前这笔费用大约是4万日元。一份政府报告指出,总体来看,去年对其生活水平感到满意的日本人占全部人口的63.9%,1989年为63.1%。

日本出现通缩的原因有哪些?日本是如何学会适应通货紧缩的?

通货紧缩已经深深扎根于日本,以至于公司正在输出这一现象。迅销公司(Fast Retailing)计划于本财政年度在海外市场开设44家优衣库(Uniqlo)门店。未来3年内,超市连锁公司永旺(Aeon)将筹集近25亿美元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开设新店。大创产业公司(Daiso Industries)是100日元店领域的主导者,如今它已经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分店。

在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了23%,因此价格的突然攀升对于依靠退休金生活的人以及退休人员的影响会尤为严重。“如今你花100日元能够买到的东西让你感到吃惊。以前我们并没有100日元店,”80岁的Sachiko Enokida说,“如果物价再度提高,我会很不高兴。”Enokida依靠政府双月发放的退休金过活。

那么通货紧缩究竟是福是祸?在Macquarie Securities公司亚洲经济部负责人理查德·杰拉姆(Richard Jerram)这样的分析人士看来,它并非好事。他指出,由于企业纷纷以削价的方式参与竞争,因此借贷和投资将会变得更为困难。“它的破坏性极强,”他说。杰拉姆补充说,通货紧缩将逐步减缓日本经济的名义增长率,并且减少政府的税收。最终,日本可能将再也无力偿贷借贷融资。届时,日本要么拖欠已经达到其经济规模两倍的债务,要么让日元贬值,以减少其负债的实际价值。“这个残局在所难免,”从1987年就开始研究日本经济问题的杰拉姆说,“只要它还没有发生,每个人都可以假装那是别人的问题。”

提要:尽管通货紧缩最终会对日本构成严重威胁,但普通消费者却从低价格中受益。

关键字: 趋势机器人
来源:通货紧缩 编辑:零点财经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